
第三章化学计算期末复习 1.某同学用一瓶不知质量分数的双氧水溶液制取氧气。现取双氧水溶液34g放入试管中,并取2g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完全后测得试管中的剩余物总质量为32.8g。求。 (1)生成的氧气的总质量为多少? (2)所用的双氧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2.加热20g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经一段时间后,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8.4g。计算: (1)制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2)消耗了多少克高锰酸钾? (3)若改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来制取等质量的氧气,需要多少克氯酸钾?(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3.小金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取2.5g该样品与0.8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该混合物t1时间后(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重复以上操作,依次称得加热时间t1、t2、t3、t4后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数据如表所示: 加热时间 t1 t2 t3 t4 剩余固体质量/g 2.48 2.41 2.34 2.34 请仔细分析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求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质量。 (2)求该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 4.实验室有一瓶含杂质的氯酸钾。某兴趣小组利用该药品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杂质既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反应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实验数据记录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 。 (2)计算受热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精确到0.01g)。 (3)计算滤液中氯化钾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5.张玲同学为测定汉白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5.55g研碎的汉白玉粉末进行四次高温加热、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的重复操作(已知: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杂质不参加反应).记录数据如下: 操作次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剩余固体质量(g) 4.25 3.95 3.35 3.35 请计算: (1)完全反应后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 (2)汉白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6.小科在学习了化学知识后得知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并经查询资料后得知,除了碳酸钙之外,蛋壳中还含有少量碳酸镁以及其他杂质。为了研究其中碳酸盐的含量(其他物质不与酸反应),小科做了如下实验:称取12g蛋壳并将其捣碎,分四次加入到40g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记录数据并绘制图象如图。请回答: (1)该鸡蛋壳中碳酸盐的质量分数范围是多少?(计算结果准确到0.1%,下同) (2)所用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7.科学实验提倡绿色环保,对实验装置进行微型改进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如图甲是制取并检验CO2的装置,图乙是对图甲实验装置微型化改进后的装置。 (1)图乙中微型塑料滴管在实验中的作用与图甲中的 (填字母)仪器相同。 (2)实验过程中,乙装置W型玻璃管里的现象有 。 (3)某同学用图甲装置进行实验,锥形瓶B中石灰石的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变化情况如图丙所示。求: ①15克石灰石最多产生CO2气体的质量; ②所加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8.小金欲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采用的方法如下:取该石灰石样品5g,把6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实验过程所得数据如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根据实验数据计算: 实验次数 1 2 3 4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15 15 15 15 剩余固体的质量/g 3.50 x 0.75 0.75 (1)表中x= 。 (2)第 次加入稀盐酸时,碳酸钙反应完全。 (3)求原60g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9.科学兴趣小组对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该小组取用4g样品,测定该石灰石的纯度,用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40g分4次加入。每次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后称量固体的质量。(假设过滤、干燥等操作过程,固体物质的质量不受损耗;石灰石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