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绝密★启用前 2025年广东省建文教育集团两学部高三年级 第三次模拟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 1.新石器时代的聚落一般由居址、墓地、手工业作坊等不同功能的区域组成,有些聚落还有壕沟维护。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大型中心聚落与普通聚落的分化,并在剧烈的社会冲突中涌现出众多城堡。由此可知,新石器时代( ) A. 聚落族群的凝聚力下降 B. 社会复杂性逐渐增强 C. 早期国家形态趋于成熟 D. 手工业分工日趋扩大 2.宋代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常用于描述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一带被视为当时的鱼米之乡的情景;到明代万历年间,已有“(荆楚)鱼粟之利遍天下”的说法,明末甚至出现“吴以楚食为天”的说法。这一变化缘于( ) A. 湖广地区经济的近代化转型 B. 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相分离 C. 西方殖民势力对江浙的侵扰 D. 区域性产业分工的深入发展 3.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总体来说,大部分史学家对武则天是持肯定的态度,这主要是因为武则天( ) A. 缔造“开元盛世” B. 发展社会经济 C. 创立科举制度 D. 提高女性地位 4.王阳明指出:“天理人欲,其精微必时时用力省察克治,方日渐有见。如今一说话之间,虽只讲天理,不知心中倏忽之间已有多少私欲。盖有窃发而不知者,虽用力察之,尚不易见,况徒口讲而可得尽知乎?今只管讲天理来顿放着不循,讲人欲来顿放着不去,岂格物致知之学?”王阳明这一言论( ) A. 表明求理抑欲须知行合一 B. 否定了传统伦理道德标准 C. 意在弘扬经世致用的学风 D. 呼吁民众格物致知以求理 5.如表是关于汉武帝治国思想的相关史料。据此可知,汉武帝( ) 史料 出处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天人三策》 (汉武帝)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 司马迁《史记 龟策列传》 汉之得人,于兹为盛。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文章则司马迁、相如,滑稽则东方朔、枚皋……历数则唐都、洛下闳,协律则李延年,运筹则朵弘羊。 班固《汉书》 A. 承袭秦制,有所损益 B. 尊崇儒家,兼用百家 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不拘一格,任人唯贤 6.下列对清朝军机处这一机构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属于皇帝的机要秘书班子 B. 主要职能是监督各级大臣 C. 相当于唐代三省合一的机构 D. 是替代宰相职能的工作班子 7.甲午中日战争后,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由此可以看出,甲午中日战争对有识之士的影响是( ) A. 开始认识到中国落后于西方 B. 开始寻找自强的道路 C. 开始研究政治改革 D. 开始走上反清革命道路 8.“洋楼层叠,大厦云连。建筑宏伟,雕刻优美。电线铁道,纵横如网。汽车马车,往来如梳(梭)。广大公园,环植四时花木。道平如砥,旁植乔树,郁郁葱葱。微妙之乐,来自空际……烟筒林立,上矗霄汉。吐气成球,漫濛如雾。机声轧轧,声闻于天……未开之民,置身斯境,目眩神迷……曰文明文明,其在是矣”。材料反映出当时部分中国人眼中“文明”的核心是( ) A. 近代交通工具 B. 近代化的城市生活环境 C. 物质生活的近代化 D. 近代工业的发展 9.1930年1月,毛泽东在给林彪的信中指出:中国是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