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复习专题 一、单元重点知识梳理 (一)《邓稼先》 人物形象:邓稼先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私心,具有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以及甘为祖国献身的精神。 2.写作手法对比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突出邓稼先质朴谦逊的品质。奥本海默锋芒毕露,而邓稼先最不引人注目,忠厚平实 。通过对比,鲜明地展现出邓稼先的性格特点和奉献精神。 引用引用《吊古战场文》,渲染了邓稼先工作环境的恶劣,赞颂他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底蕴;引用五四时期的一首歌,呼应第一部分,把邓稼先的贡献置于百年历史背景下,高度赞扬了以邓稼先为代表的 “中国男儿” 的爱国热情和献身精神。 排比如 “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增强了语势,突出了邓稼先工作的复杂与艰难,表现出他的卓越才能 。 小标题式结构的作用:逻辑分明,条理清晰,突出重点,串联全文,引发悬念,塑造人物。 (二)《说和做 ———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人物形象 学者方面潜心学术,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废寝忘食,硕果累累。例如他为了研究古代典籍,几年都没有好好休息,最终凝结成《唐诗杂论》,十年出《楚辞校补》,汇集成《古典新义》 。革命家方面说了就做,言行一致,不怕牺牲。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起稿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 。 2.写作手法夹叙夹议。文章在叙述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的事迹时,适时穿插议论,如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 作为学者的方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 作为革命家的的方面”,使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突出了人物品质 。 (三)《列夫 托尔斯泰》 人物形象:托尔斯泰外貌丑陋,长相平庸甚至粗鄙,然而他的眼神犀利深邃,能洞察世间万物,具有极为丰富、深邃的精神世界。他是一位文学巨匠,怀着对人类苦难的悲悯情怀,用文字剖析人性、反映社会现实 。 2.写作手法运用大量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外貌,使人物形象生动鲜明。如 “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托尔斯泰多毛、胡须浓密的外貌特点 。 (四)《孙权劝学》 1.人物形象 孙权:善劝,关心下属,对吕蒙要求严格,又能循循善诱,耐心 教导。 吕蒙:善于听取他人意见,勤奋好学,能知错就改,学习进步显 著 。 鲁肃:敬才爱才,善于发现他人的进步 。 2.文言知识 一词多义:“以”,蒙辞以军中多务(用);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 。 “见”,见往事耳(了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知晓 ) 。 词类活用:“博士”,古义为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为学 位的一种 。“往事”,古义为历史,今义为过去的事情 。 特殊句式:省略句 “肃遂拜蒙母,(肃)结友而别”;倒装句 “蒙 辞以军中多务”(正常语序为 “蒙以军中多务辞 ”) 。 (五)写作训练:写出人物的特点 细节描写: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的刻画,展现人物性格和精神品质。比如描写一个人在紧张时不停地搓手,就能体现出他内心的不安 。 2.正侧面描写结合:正面描写直接刻画人物,侧面描写通过他人的反应、环境等烘托人物。如写一个同学学习刻苦,正面描写可以写他每天早起晚睡学习的情景,侧面描写可以通过老师的表扬、同学的钦佩来体现 。 3.叙议结合:在叙述人物事迹的基础上,适时发表议论,表达对人物的看法和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