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夹缬匠心 育创新达人 ———八年级“匠心温州”系列主题班会 【背景分析】 1.主题解析: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要引导人们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科学文化精髓成为了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因素,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了我们民族身份认同的基石。《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2020-2025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行业发展深度调研与投资趋势预测研究报告》也指出,中国非遗的传承发展到了一个重要的时期。 2.学情分析: 日前,国潮审美流行,学生们对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这为理论知识结合生活实际提供了绝佳的机会。然而,问卷表明,20%的学生并不了解温州的非遗项目,而超过一半的学生不理解其背后的精神价值。由此可以看出,在非遗传承方面存在着几个挑战:首先,本地非遗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实现抢救、保护、利用与发展之间的平衡;其次,如何让新一代理解非遗传承发展的重要性;再者,如何通过创造性转化来构建非遗的未来。 此外,由于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这一热点议题的理解尚浅。在授课过程中,应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他们进行思考与交流。 【班会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文化展示”“观点提炼”等活动,知道以蓝夹缬为代表的温州非遗文化的内涵,认同中华文化,知道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了解匠人精神由来已久。 2.情感目标:通过“证明辩论”“文创借鉴”等途径,感受到匠人精神的创新内涵,提升政治认同感,培养文化自信。 3.行为目标:通过“项目实践”“破圈评审”等形式,理解弘扬优秀非遗文化、传承匠人精神人人可为,把匠人精神延伸到生活中,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班会准备】 1.教师准备: (1)调查问卷数据收集; (2)指导学生进行夹缬推广方案设计; (3)购买夹缬布、夹缬制作工具等。 2.学生准备: (1)与父母一同完成调查问卷,了解温州本地的非遗文化; (2)重点了解非遗夹缬,准备新闻播报展示; (4)小组合作完成夹缬推广方案设计; (5)准备红蓝组辩论内容 【班会过程】 导入:热点导入,情境创设 向学生呈现时政热点:非遗文化之争 2005年,韩国成功申遗“江陵端午祭”,曾在中国掀起轩然大波。 2019年,韩国的新儒学书院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儒学起源于中国,并在东亚文化圈广泛传播。 2.展示问卷调查结果。以此为引,指出中国非遗文化科普事关紧要、非遗保护任务迫在眉睫、非遗精神传承你我有责。让非遗文化实力“出圈”。 环节一.夹缬“亮”出来 ———解读温州夹缬文化,体会匠人创新精神 △活动一:文化展示 播放王河生蓝夹缬制作视频,图文结合展示蓝夹缬。追问:为何选择了解蓝夹缬?指向创新。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同学们了解的温州蓝夹撷相关文化。 小组代表进行蓝夹缬新闻播报,分享新闻收集经过和心得。追问:蓝夹缬的制作传播中有哪些改良?指向创新。 △活动二:观点提炼 结合二十大中对于“创新”精神的要求 。 思考:我们要传承非遗文化中怎样的精神? 教师小结:二十大对于创新的呼吁,给了我们传承非遗的启示———可以用“创新”传承“传统”文化。非遗中的“匠人精神”既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务实肯干、坚持不懈、精雕细琢的敬业精神;也是守专长、制精品、创技术、建标准,持之以恒、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的社会风气。 环节二.夹缬“论”中来 ———小组情景思辨,感悟创新精神必要性 △活动一:圆桌会议 观察数据,思考:蓝夹缬的价值是什么?为什么要保护蓝夹缬技艺? 得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匠人精神的重要性。 △活动二:小组辩论 分红蓝组辩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