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课《山地回忆》练习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孙犁《山地回忆》选段,回答问题。 选段一 ①我每天到河边去洗脸,河里结了冰,我蹬在冰冻的石头上,把冰砸破,浸湿毛巾,等我擦完脸,毛巾也就冻挺了。有一天早晨,刮着冷风,只有一抹阳光,黄黄的落在河对面的山坡上。我又蹬在那块石头上去,砸开那个冰口,正要洗脸,听见在下水流有人喊: ②“你看不见我在这里洗菜吗?洗脸到下边洗去!” ③这声音是那么严厉,我听了很不高兴。这样冷天,我来砸冰洗脸,反倒妨碍了人。心里一时挂火,就也大声说: ④“离着这么远,会弄脏你的菜!” ⑤我站在上风头,狂风吹送着我的愤怒,我听见洗菜的人也恼了,那人说: ⑥“菜是下口的东西呀!你在上流洗脸洗屁股,为什么不脏?” ⑦“你怎么骂人?”我站立起来转过身去,才看见洗菜的是个女孩子,也不过十六七岁。风吹红了她的脸,像带霜的柿叶,水冻肿了她的手,像上冻的红萝卜。她穿的衣服很单薄,就是那种蓝色的破袄裤。 选段二 ①“我问你为什么不穿袜子,脚不冷吗?也是卫生吗?” ②“咳!”我也笑了,“这是没有法子嘛,什么卫生!从九月里就反‘扫荡’,可是我们八路军,是非到十月底不发袜子的。这时候,正在打仗,哪里去找袜子穿呀?” ③“不会买一双?”女孩子低声说。 ④“哪里去买呀,尽住小村,不过镇店。”我说。 ⑤“不会求人做一双?” ⑥“哪里有布呀?就是有布,求谁做去呀?” ⑦“我给你做。”女孩子洗好菜站起来,“我家就住在那个坡子上”,她用手一指,“你要没有布,我家里有点,还够做一双袜子。” 选段三 ①女孩子的父亲是个生产的好手,现在地里没活了,他正计划贩红枣到曲阳去卖,问我能不能帮他的忙。部队重视民运工作,上级允许我帮老乡去作运输。每天打早起,我同大伯背上一百多斤红枣,顺着河滩,爬山越岭,送到曲阳去。女孩子早起晚睡给我们做饭,饭食很好,一天,大伯说: ②“同志,你知道我是沾你的光吗?” ③“怎么沾了我的光?” ④“往年,我一个人背枣,我们妞儿是不会给我吃这么好的!” ⑤我笑了。女孩子说: ⑥“沾他什么,他穿了我们的袜子,就该给我们做活了!” 1.阅读选段一、二、三中妞儿的语言,完成表格。 妞儿的语言 性格特点 情感态度 “菜是下口的东西呀!你在上流洗脸洗屁股,为什么不脏?” ① 不满与责备 “我问你为什么不穿袜子,脚不冷吗?也是卫生吗?”“我给你做。” ② ③ “④ ” 幽默要强 亲密如家人的调侃 2.从修辞角度赏析选段一中的画线句子。 “风吹红了她的脸,像带霜的柿叶,水冻肿了她的手,像上冻的红萝卜。” 3.下列句子的语言特点与以上选段的语言特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明天,我撑一只筏子,去把你们接回来。”———孙犁《芦花荡》 B.“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孙犁《荷花淀》 C.“别叫他们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孙犁《风云初记》 D.“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孙犁《芦花荡》 4.选段中,女孩儿在河边洗菜时与“我”发生了争执,后来却主动提出为“我”做袜子。假设你是“我”,请结合上下文,以第一人称写一段内心独白,描述你对女孩子态度转变前后的感受和思考,不少于100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山地回忆(选段) ①从阜平乡下来了一位农民代表,参观天津的工业展览会。我们是老交情,已经快有十年不见面了。我陪他去参观展览,他对于中纺的织纺,对于那些改良的新农具特别感到兴趣。临走的时候,我一定要送点东西给他,我想买几尺布。 ②…… ③就是因为袜子,我和这家人认识了,并且成了老交情。那是个冬天,该是一九四一年的冬天,我打游击打到了这个小村庄,情况缓和了,部队决定休息两天。 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