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150918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课件(共27张PPT)

日期:2025-10-0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8次 大小:797324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2课,水陆交通,变迁,课件,27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新课导入 交通是人类社会交往的产物,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从中国传统社会交通发展与国家强盛的逻辑来看,交通发展与国家兴衰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对应性。 ———孙百亮《传统中国交通发展与国家兴衰的历史考察》 交通含义:是指人、物和信息在两地之间的往来、传递和输送,包括运输和通信两个方面。狭义的交通专指运输。 现代交通运输新变化 陆路 水路 海路 邮路 陆路 水路 海路 航空 水陆交通的变迁 交通的变迁 运输 通信 选必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本单元时间轴 人工搬运 (人力) 牲畜饲养 (畜力) 撬的使用(工具) 轮车发明(工具) 思考:为什么轮车的发明是交通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①运输方式实现由滑动到滚动的发展。 ②提高了运载量和运输速度。 思考:阅读下列图片,说一说人类运输工具发生了哪些变化? 1、产生原因 习惯性足迹形成“路” 材料1 道,蹈也,路,露也,人所践蹈而露见也。 ———《释名》 材料2 (禹)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士,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撬,山行乘輂。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 ———司马迁《史记·夏本纪》 以住地为中心发展交通 人工道路的铺设 定居 生产的发展 一、水陆交通的变迁 中国 西方 陆路 秦朝修筑的驰道、直道和五尺道等,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 罗马帝国的道路把罗马和各行省连接起来,形成“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盛况。 汉朝丝绸之路贯通后,成为连接亚、欧、北非的大通道 唐朝驿道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辐射 元朝全国遍设驿站,构成以大都为中心的驿路交通网 2、水路交通的变迁 (1)陆路 中国是最早使用“车”的国家;先秦时期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交通工具和道路系统。 驰道宽67.5米,中间三丈是皇帝专用的道路。著名的驰道有9条,有出今高陵通上郡(陕北)的上郡道,过黄河通山西的临晋道,出函谷关通河南、河北、山东的东方道,出今商洛通东南的武关道,出秦岭通四川的栈道,出今陇县通宁夏、甘肃的西方道,出今淳化通九原的直道等。直道,但一点都不直,而且是典型的军事公路。直道起点在离咸阳不远的云阳,经过陕西省抵达子午岭,然后到达今天陕西和宁夏交界处的定边县,再由定边南折向东北,进入鄂尔多斯草原,经过内蒙古乌审旗和东胜后,到达终点站包头。这个“直道”九曲十八弯,目的是对付和防范匈奴。 ①政治:国家统一,中央集权; ②经济:封建经济初步发展。 1、秦朝能够建立全国性交通网的背景? 以都城为中心,四通八达;道路宽阔牢固,美观实用。 2、秦朝修建的驰道有什么特点? 维护统治,加强中央集权。 3、其目的是什么? 4、古代道路修建的影响? ①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 ②加强贸易往来,促进经济发展。 ③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便利。 ④加重徭役负担,激化社会矛盾。 【合作探究一】 材料:秦始皇时代,中央政府以极大的决心建立全国的交通道路网。凭借统一国家强大的组织力和雄厚的财政实力,秦朝很快建立起以公路交通为主,辅以运河运输的交通体系。在六国自身交通体系的基础上,这一体系呈现出统一、静态、闭合的特点。与秦帝国修建道路以维护自身统治不同,罗马修筑道路与其大规模的对外侵略战争有直接关系,通过在战争中大肆掠夺,罗马积累了大量财富,这又为修筑道路提供了充分的财力支持。最后罗马帝国形成了以地中海海运为主动脉、以公路交通为血管的交通体系,呈现出囊括性、开放性的特征 ———摘编自牛秋实、葛臻明《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的交通及社会比较研究》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秦帝国与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