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小升初语文专项训练:诗歌鉴赏之羁旅思乡诗专项(含解析) 一.古诗词赏析(共58小题) 1.(2024 闽侯县)在诗人的心中,天空中的明月,就是心中的那道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十五①望月 唐 王建 中庭②地白③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注释】①十五夜: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夜晚。②中庭:庭院中。③地白: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样子。 (1)《十五夜望月》,又名《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其中“ ”一句委婉地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之情。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一句中的“地白”“树栖鸦”分别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景 B.诗的开篇描绘了十五夜的明朗与肃静景象,为下文表达秋思做铺垫 C.“今夜月明人尽望”渲染了中秋之夜人人望月的特定氛围 D.《十五夜望月》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展现了一幅欢乐的中秋月夜图 (3)情景交融是诗人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诗中的“树栖鸦”巧妙地烘托了月夜的 ,而“冷落无声湿桂花”中的“冷”表现了诗人 的心境。 2.(2024 玄武区)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 。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展开联想和想象,调动你的视觉、听觉、嗅觉,描绘“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所展现的画面。 (3)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2024 嵩县)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习题。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你要参加“诵中华经典,品诗词文化”活动,想用这首诗来拍摄一条短视频,请补全下面的镜头脚本设计。 诗歌内容 景别 画面内容 诵读要点 中庭地白树栖鸦 近景 ① 轻柔,读出静谧清冷之感。 冷露无声湿桂花 近景 夜已渐深,露水打湿了桂花 轻柔,读出静寂幽美之意。 今夜月明人尽望 远景 一轮明月当空,世间万人仰望。 ②“ ”适当加重语气,读出孤独深远意境。 不知秋思落谁家 远景 不知道这秋日情思会落到谁家? ③语速 ,读出④ (2)诗中的“十五夜”指的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节,描写节日的诗句你还知道: , 。 (3)“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达了思念之情。下列没有表达思念之情的一项是 A.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C.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4.(2024 济宁)诗歌鉴赏。 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首句诗人用“ 、 ”两字,营造出除夕之夜旅馆中的孤寂、凄清的意境。 (2)诗人心情“转凄然”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诗,用自己的话回答。 5.(2024 郏县)古诗文阅读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前两句画面。 (2)后两句将诗人望月怀远的情思表达得委婉含蓄,请你再写出一句类似的古诗,和大家分享。 6.(2023 东平县)古诗阅读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 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 的特点。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开篇描绘出十五夜的明朗素洁的景象,为下文写秋思作铺垫。 B.“冷露无声湿桂花”中的“桂花”,固然是写庭院中的桂花,但又可联想到神话故事里的月中桂树、吴刚、嫦娥等,诗的意境十分悠远。 C.诗的最后一句写“秋思落谁家”,一个“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