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162343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第2节风成地貌课件+学案

日期:2025-10-0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8次 大小:46774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形态,课件,地貌,风成,2节,地球
    第二节 风成地貌 课程标准 素养目标 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说明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人地协调观:结合地理资料说明人类活动与风成地貌的关系。综合思维:运用地理资料分析风成地貌的形成与地貌特征的关系。区域认知:风成地貌的分布。地理实践力:调查学校所在地风沙活动特征及周边地区风成地貌的分布。 一、风蚀地貌 1.风力作用:干旱、半干旱地区地表形态的主要“雕刻师”。风力作用让地面受到破坏,形成风蚀地貌;风中挟带的沙粒在地面沉积,形成风积地貌。 2.风蚀地貌类型 类型 成因 地貌景观 景观特点 风蚀地貌 风蚀作用形成 甲:风蚀蘑菇 上部宽大、下部狭小 乙:风蚀柱 突起的孤立岩石 丙:雅丹地貌 不规则的沟槽和垄脊相间 判断正误 (1)风蚀作用包括吹蚀作用和磨蚀作用。(√) (2)陡峭的岩壁受风蚀后呈现蜂窝状形态的是风蚀蘑菇。(×) 填一填 你能说出下图中字母所代表的风成地貌景观的名称吗? A:风蚀蘑菇,B:风蚀柱。 二、风积地貌 1.概念:风中挟带的沙粒,在风速降低时沉降在地面所形成的各种地表形态,就是风积地貌。 2.形态:风积地貌主要以各种形式的沙丘呈现,新月形沙丘是其中的基本形态,因平面形态如一弯新月而得名。 3.沙丘:是风力作用下沙粒堆积而成的丘状或垄状地貌。 判断正误 (1)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沙丘和沙垄是典型的风蚀地貌。(×) (2)黄土高原的黄土是由风力挟带的粉砂、尘土堆积而成的。(√) 微思考 简述雅丹地貌和沙丘地貌形成的异同点。 提示:雅丹地貌和沙丘地貌的形成都与风力作用有关,其中,雅丹地貌是风力侵蚀的结果,沙丘地貌是风力堆积的结果。 三、风沙活动的危害与防治 1.危害:破坏建筑物,降低土壤肥力,掩埋房屋、农田、道路,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 2.防治措施 (1)设置障蔽或植树种草以降低风速。 (2)防治风沙灾害,可采取草方格、石方格、高立式沙障、防护林带等措施。 判断正误 (1)风沙危害较小,对人民的生产生活没有影响。(×) (2)治理风沙活动的措施有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 微思考 为什么草方格沙障能有效减轻风沙的危害? 提示:草方格沙障是用麦草、稻草或芦苇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状的半隐蔽式沙障。其功能一是能使地面粗糙,减小风力;二是可以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 研习 风成地貌 1.沙丘的形成条件 沙丘的发育和形成受风力、地面形态、水分、植被及沙源供应等条件的影响。 (1)风力风向:风力决定着沙丘的移动速度,风向决定着沙丘的移动方向。一般沙丘的迎风坡缓,背风坡陡。 (2)地面起伏:山岭是风沙流运行的障碍,起伏大,易在其迎风侧大量堆积沙子,形成巨大的沙丘。 (3)地表物质(沙源供应):沙子供应量的多少关系着沙丘发育的规模。如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沙丘都较低矮,原因是地表细沙、中沙较少;沙漠内部的沙丘都较高大,这与地表细沙、中沙较丰富有关。 (4)水分、植被条件愈好,愈不利于沙丘的发育。 2.流动沙丘的特征和移动规律 (1)运动:迎风坡的沙粒在风力吹动下,不断地越过沙丘顶部并向下滑落,这样沙子源源不断地移动,沙丘向前缓慢推移,成为流动沙丘。 (2)特征:流动丘体两坡不对称,迎风坡凸出而平缓,背风坡凹入而较陡,斜坡之间有一明显的弧形脊梁。新月形沙丘高度一般为数米,很少超过15米。下图示意移动沙丘运动机制: 1.典型风成地貌的判读方法 依据景观图判断地貌的类型———调用风力作用的知识———结合信息分析辨别具体特征和成因。 2.风向的判读 (1)利用流动沙丘坡度陡缓来确定风向。 (2)利用沉积物颗粒大小判读风向。 在西北沙漠之中,由于风力作用的影响,地貌表现为沙丘地貌。据此回答1~2题。 1.下图所示符合流动沙丘剖面图的是(图中箭头表示风向)(  )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