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162380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章末总结课件+学案

日期:2025-09-1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9次 大小:29353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册,第一章
    章末总结 情境 空间天气指太阳到距离地球表面30千米以上这个广袤的空间,由太阳活动引起的瞬时或短时间内发生的环境状态变化。 空间天气有好、差和恶劣之分。好的空间天气指行星际空间受到不同程度的扰动,但扰动的规模和强度都不大,不会造成严重的影响;恶劣的空间天气指行星际空间发生剧烈变化,如出现太阳风、大的耀斑爆发、磁暴等现象。恶劣的空间天气会对人类造成广泛的、多方面的影响,如卫星失效、通信中断、导航失灵、电网瘫痪等,由此导致的社会秩序混乱,则使灾害的后果更加难以预测。 空间天气对人类的影响 思考 (1)分析空间天气会对人类活动造成哪些影响。 (2)比较空间天气与日常天气的异同。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恶劣的空间天气,如太阳风、大的耀斑爆发、磁暴等现象会对人类造成广泛的、多方面的影响,如卫星失效、通信中断、导航失灵、电网瘫痪等,由此还可能导致社会秩序混乱。所以空间天气会对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主要从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通信导航等方面分析。第(2)题,我们可从材料得知,空间天气指太阳到距离地球表面30千米以上这个广袤的空间,由太阳活动引起的瞬时或短时间内发生的环境状态变化。所以本题从自然要素和空间要素等角度分析空间天气和日常天气的异同。 答案:(1)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如高空飞行、航天活动,地球上通信不畅、导航失灵、电网瘫痪等。 (2)同:都是指地球表面以上空间事物的状况。 异:日常天气是指近地面大气中的风、云、雨、雪等状况;空间天气是指高空(地表30千米以上)因太阳活动而导致的太阳风、行星际磁场的状况及影响。 以空间天气的探索作为学科探索情境,考查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三大核心素养,具体质量水平如下: (1)区域认知———水平3 通过区域的视角认识宇宙空间的“天气”特点。 (2)综合思维———水平3 从自然要素和空间要素等多个角度分析空间天气和日常天气的异同。 (3)人地协调观———水平4 结合空间天气的实际情况,认识空间天气会对人类活动造成哪些影响,认识人类活动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影响。 能力1 宇宙生命探索问题的分析 1.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的分析思路 2.探索宇宙生命存在的分析方法 在分析某行星是否有生命物质存在时可从“四看”入手分析: 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并进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中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下图为我国火星探测标识“揽星九天”和探测器的轨道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在“揽星九天”标识中,序号和天体名称匹配的是(  ) A.①—火星     B.②—地球 C.③—水星 D.④—木星 2.探测器轨道示意图中所显示的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  ) A.银河系 B.河外星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解析:第1题,在“揽星九天”标识中,①②③④分别位于距日由近及远的第四、第五、第六、第七位置,则①为火星,②为木星,③为土星,④为天王星。故选A。第2题,探测器轨道示意图中所显示的均为太阳系中的成员,故图中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太阳系,C正确。故选C。 答案:1.A 2.C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掌握天体系统的判断方法以及太阳系八颗行星的位置,运用综合思维,逐项分析,确定正确选项。 2019年春节上映了一部中国科幻片《流浪地球》,讲述科学家们发现太阳急速衰老膨胀,短时间内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都将被太阳所吞没。为了自救,人类提出一个名为“流浪地球”的大胆计划,即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万座行星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人类暂时转入地下城生活,用2 500年的时间奔往另外一个栖息之地。据此完成1~2题。 1.《流浪地球》中导致人类决定飞离太阳系自救的最主要因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