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164407

浙美版(2024)二年级下册 第12课《闪闪的星星》教案+课件(31页)

日期:2025-09-30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21次 大小:322217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美版,2024,二年级,下册,12课,闪闪的星星
    第十二课《闪闪的星星》 教材分析 《闪光的星星》是浙美版二年级下第十二课的教学内容,结合二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好玩的特点,本课安排了动手制作新奇的玩具,并根据视觉暂留原理制作表现“闪光的星星”的玩具。让他们在制作中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巧妙设计一个别致的玩具。鼓励学生大胆表现与众不同的造型,设计时要注意玩具的正反面图形大小,位置相互呼应,让他们通过探究性和综合性的学习活动,提高动手设计的学习能力和艺术创造力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二、学情分析 通过观察发现,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同时,他们对于简单的事物有所掌握。学生能够课前做好准备,课堂气氛活跃,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发言、思考,声音响亮。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并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讨论。二年级的学生天真烂漫,富有想象力,他们喜欢玩乐,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通过对视觉暂留原理的学习,进行设计创作,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三、教学目标 1、了解视觉暂留原理,尝试制作简单的动画玩具。 2、能根据同一原理,设计不同创意的玩具,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 3、能将美术和科学结合学习,培养综合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设计制作简单的玩具。 难点:巧妙运用视觉暂留原理,设计制作有创意的玩具。 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准备 (学生)美术学具卡纸、彩色笔、胶水或双面胶、小棒或铅笔; (教师)教学课件、范作十几个(闪闪的星星玩具)、彩色笔、分组牌、奖励贴纸等。 七、教学思路 八、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认识玩具。 1、谈话导入,介绍原理 课件出示中国动漫博物馆的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 学生反馈。 师:是的,这是滨江的中国动漫博物馆,老师有空去玩了一趟,在里面发现了一件有趣的的装置(课件出示这件装置),提问: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发现呢? 学生交流反馈(一面是小鸟,一面是笼子,当装置转动起来后,小鸟进笼了。) 师:同学们,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呢?(可适当让学生交流讨论)这是我们的眼睛在作怪,科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作“视觉暂留原理”。 视觉暂留原理又称“余晖效应”。物体在快速运动时, 当人眼所看到的影像消失后,视神经对物体的印象不会立即消失,仍能继续保留0.1—0.4秒左右的图像,这种现象被称为视觉暂留现象,或称视觉暂留原理。(课件出示相关内容) 2、体验玩具,揭示课题这个玩具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件运用视觉暂留原理制作的玩具,大家请看!(教师演示,转动玩具)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来玩一玩?(邀请同学上台来玩一玩) 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 你能给这件玩具取一个名字吗?(一面画了星星,一面画了光芒,当玩具转动起来时,就是一颗会发光的星星) 师:人的眼睛有一个有趣的特性,就是能够把它看到的东西在视网膜上(眼睛里)保留一会。我们通过快速的转动,使星星和光芒叠在一起,出现一闪一闪的效果。这件玩具有个好听的名字叫作《闪光的星星》。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动漫博物馆中的一件装置作品引入,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揭示课题后,通过学生自主的发现,动手试玩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体验成功感。 (二)小组谈论,探索玩具 1、同学们,你们是不是也想玩一下这件玩具,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好几件,都在你们小组那!接下来,请你们小组尝试分解这些玩具,通过讨论说一说这些玩具是怎样制作的? 玩具大揭秘: 学生分小组尝试分解玩具,并说说这件玩具的制作方法和步骤,教师巡回提问引导: (1)这件玩具有几部分组成的?(画面、转棒) (2)画面是怎么样的?(一面画了星星,一面画了光芒) (3)这根转棒是怎么固定的?(将双面胶贴在木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