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166164

第一单元教学课件(共114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5次 大小:302736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一,单元,教学课件,114张,PPT,统编
  • cover
(课件网) 部编版必修下第一单元 课文综述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论语》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庖丁解牛《庄子》 2、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3、鸿门宴|司马迁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 《论语》 学习目标 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 能根据语言特点,把握文中所展现的鲜明的人物个性,欣赏文中通过语言、动作展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和高超的教育艺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如果你想了解中国的历史,你就不能不了解孔子;如果你想研究中国的文化,你就不能不研究《论语》。它是中国文化的一座宝库,它那博大精深的思想,历经千年不朽。199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集会巴黎,发表宣言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让我们一起走近孔子,去沐浴他那神圣的智慧之光吧! 情景导入 先圣的智慧之光 知人论世 孔子,春秋末期鲁国人,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即“出来做事”。曾周游列国,晚年整理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到汉代以后,孔子的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万世至圣 教育对象: 有教无类 教学特点: ①因材施教,教学相长。②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③启发诱导,循序渐进。④不耻下问,温故知新。 问志 言志 评志 四位弟子“志向”各自怎样?试从说话方式中体会其性格。 整体感知 谈谈理想志向 孔子问志 文本研读 子路言志:治理一个受大国侵略而且遭受饥荒的千乘之国,并保证三年内使人民勇于作战并懂得义理。 性格:有抱负,自信,却鲁莽轻率 侧重强国 文本研读 冉有言志:治理一个小国,三年内使人民富足。至于礼乐教化,还难办到。 性格:谨慎小心,谦虚退让 侧重富民 文本研读 公西华言志:能在诸侯举行祭祀或会盟时担任一个“小相”。 性格: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侧重礼治 文本研读 曾皙言志:暮春时,和大小一群人,出去洗洗澡,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 性格:洒脱高雅,从容淡定 春游图 侧重民生 文本研读 孔子评志 笑子路 赞冉有 惜公西华 文本研读 曾皙并没有说出什么具体的志向,孔子为什么会说“吾与点也”? 朱熹对这的评论是: “夫子盖许其能,特哂其不逊。” “而夫子之答无贬辞,盖亦许之。” “孰能为之大,言无能出其右者,亦许之之辞。” 杨树达说: 孔子与曾点者,以点之所方为太平社会之缩影。 孔子之志:大同世界 即人人敬老,人人爱幼,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家家安居乐业,没有差异,没有战争。 文本研读 本文记述了孔子和他的四位弟子的一次闲谈,四个弟子各自阐述自己的志向,孔子加以点评。文章语言简短、凝练,具体生动的表现了各人的志向和性格,显示了儒家礼乐治国的思想想。 文章主旨 归纳总结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苏格拉底 孔子的政治理念 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 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孔子思想所指向的是整个社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生活,其思想体系所围绕的轴心即是治国安民的社会实践。塑造一个优良的、大众化,覆盖君主到民众以至于全社会的人性,是孔孟及其后继者的追求。 拓展延伸 齐桓晋文之事 孟子思想 民本: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提倡“以民为本”,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进步思想, 仁政: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主要表现在养民、教民两个方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