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物质的变化与性质———九年级化学鲁教版(2024)暑假作业 ◆ 基础知识 1.物理变化 概念: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作物理变化。 常伴随的现象:物质的形状、大小、位置、等发生变化 2.化学变化 概念: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作化学变化。 常伴随的现象:改变颜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并且常伴随能量变化。 3.本质区别: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4.联系: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5.化学性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6.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7.性质与用途的关系: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 ◆ 预习自测模块 1.《天工开物》是古代重要科技著作,记载众多工艺。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建造木舟 B.粮食酿酒 C.机杼织布 D.磨制石斧 2.2025春节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的片段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采挖莲藕 B.压藕成泥 C.刻藕塑身 D.浴火重生 3.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4.下列发明或技术应用的过程中主要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 B.钻木取火 C.甲骨刻字 D.陶瓷烧制 5.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是物理变化的是( ) A.水果腐烂 B.燃气燃烧 C.菜刀生锈 D.开水沸腾 6.“天工开物”意思是将自然力与人力互补,通过技术开发万物。下列生产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沙里淘金 B.湿法炼铜 C.黏土烧瓷 D.粮食酿酒 7.明代政治家、文学家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 B.烈火焚烧若等闲 C.粉身碎骨浑不怕 D.要留清白在人间 8.下列变化中,与其他三项有本质区别的是( ) A.石油的加热炼制 B.食物的腐烂 C.农家肥的腐熟 D.动植物的呼吸 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 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C.化学变化的特征就是一定会有沉淀生成 D.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了物质的性质 10.过氧乙酸是一种较为广泛使用的灭菌剂。下列属于过氧乙酸化学性质的是( ) A.有刺激性气味 B.易溶于水 C.易挥发 D.易分解 11.《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智慧结晶。书中记载“每金七厘造方寸金一千片”,体现了黄金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A.磁性 B.延展性 C.导电性 D.导热性 12.笔、墨、纸、砚并称文房四宝,其中“墨”的主要成分是炭黑。炭黑的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可燃性 B.难溶于水 C.熔点高 D.常温下呈固态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A、建造木舟,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粮食酿酒,发生了缓慢氧化,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机杼织布,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磨制石斧,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2.答案:D 解析:A、挖莲藕,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莲藕压成泥,只是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刻刀塑肉身,只是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浴火重生涉及物质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3.答案:B 解析:A、“爆竹声中一岁除”描述的是爆竹爆炸,该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描述的是花朵化作春泥,发生缓慢氧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烈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