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194994

13.《自己之歌(节选)》《树和天空》课件(共53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日期:2025-10-1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8次 大小:132824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自己之歌 教学课件 树和天空 自己之歌 惠特曼 导入 1855年7月,纽约一个印刷厂的工人出版了诗集《草叶集》,他就是36岁的惠特曼,初版只收录了12首诗,出版了一个星期,书店里一本也没有卖掉,到第二年出增订版为止,仅卖了11本。当时,有个惠特曼最尊敬的最有声望的人爱默生对惠特曼给予极高的评价。他说:“你正处在伟大的经历的开端,我祝福你。”以后多次重版,每版都有新诗补充,到他病逝前的最后一版,已经收有近四百首诗歌了。 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生命和品行;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 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定的信念。 ———惠特曼 1855年7月,纽约一个印刷厂的工人出版诗集《草叶集》,他就是36岁的惠特曼,初版只收录了12首诗,出版一个星期,书店里一本也没有卖掉,到第二年出增订版为止,仅卖11本。当时,只有爱默生对惠特曼给予极高的评价:“你正处在伟大经历的开端,我祝福你。” 以后多次重版,每版都有新诗补充,到1892年他病逝前的最后一版,已经收有近四百首诗歌了。他使用朴实粗犷的语言,创造出独具一格的自由体节奏鲜明,汪洋恣肆。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具有美国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的诗集。它开创了一代诗风,对美国诗坛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作者简介】 “哪里有土,哪里有水,哪里就长着草。” 写作背景 19世纪上半叶,美国在经济上虽然发展很快,但仍基本上处于欧洲殖民地的地位。至于文化,特别是文学方面,则主要从属于英国,还没有建立起本民族的与合众国相适应的民主主义文学。当时以爱默生为首的美国超经验主义者提倡个性解放,鼓吹打破神学和外国教条主义的束缚,在美国来一次文艺复兴。解放个性,就是要发现自己,从一个国家来说就是要确立本民族自己的独立人格。在这样的历史要求下,惠特曼树立自己的雄心,要通过他自己来表现他的“特殊时代、环境和美国”,于是他的“我自己”便与他们民族的“我自己”合而为一了。 “自己之歌”即写给自己的歌,题目简明扼要,点明主旨:颂扬自我意识的觉醒,重视个体的价值。 《自己之歌》共52节,这里选的是第31节。 [解 题] 本文写了几部分内容?每部分的主要是什么?简要概括。 【明确】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我”对世间万物平等以待。 第二部分:(第2节)“我”出身平凡,但能量巨大。 第三部分:(第3节)“我”不受拘束且无所不能。 【整体把握】 我相信/一片草叶所需费的工程/不会少于星星, 一只蝼蚁、一粒沙/和一个鹪鹩的卵/都是同样地完美, 雨蛙/也是造物者的一种精工的制作, 藤蔓四延的黑莓/可以装饰/天堂里的/华屋。 我手掌上/一个极小的关节/可以使所有的机器/都显得/渺小可怜! 母牛低头啮草的样子/超越了/任何的石像, 一个小鼠的神奇/足够使千千万万的异教徒/吃惊。 用什么表达技巧? 共同点:平凡微小,但…… 情感:无限地热爱和…… 品味意象《自己之歌》 意象 特点 情感 草叶、蝼蚁、沙粒、鹪鹩的卵、雨蛙、黑莓、关节、母牛 、小鼠 看似平凡微小、却是上帝杰作 都是完美崇高 无限地热爱和尊崇、赞美 对比手法,诗人对这些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倾注了无限的热爱之情。在他的眼里,自然界中的任何一分子,无论巨大和纤小,都是来之不易、不容忽视的,都有其价值,都值得尊崇和赞美,表达了对自然之伟大与神奇的歌颂。 【分析意象,理解内容和情感】 概括第一节诗的意象特点,这些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我看出/我是和片麻石、煤、藓苔、水果、谷粒、可食的菜根/混合 在一起,并且/全身装饰着/飞鸟和走兽, 虽然/有很好的理由/远离了过去的一切, 但需要的时候/我又可以/将任何东西/召来。 意象:片麻石、煤、藓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