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00197

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课件(共17张PPT)

日期:2025-09-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9次 大小:298888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编版,经典常谈,PPT,17张,课件,语文
  • cover
(课件网) 任务一:回顾作品 感受魅力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杰出的民主战士。 朱自清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留学英国,专攻语言学和英国文学。后任清华大学教授,西南联大中文系主任。散文风格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你我》《伦敦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辨》《经典常谈》等。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 朱自清在《经典常谈》的序言中说,他写这本书,是为了给希望读写经典的中学生做个向导,指点阅读门径,让他们面对浩如烟海的古典典籍不至于茫然无措。 任务二:分类梳理 整体把握 内容梗概 《经典常谈》全书共13篇,梳理了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等经典内容,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 经典作品分类 请根据材料内容,将朱自清所写的经典作品分类。 经 儒家经典著作,一朝编定,千载不移; 史 史书不为亲者隐,不为尊者讳,通古今之变,成多家之言; 子 学派纷呈,百家争鸣,荟萃诸子,旁搜异闻; 集 世上万象,笔底波澜,诗文胜境,气象万千。 本书所谓经典是广义的用法,包括群经、先秦诸子、几种史书、一些集部;要读懂这些书,特别是经、子,得懂“小学”就是文字学,所以《说文解字》等书也是经典的一部分。 ———《经典常谈》自序 常谈内容概述 小学 经 史 子 集 《周易》 《尚书》 《诗经》 《三礼》 《说文解字》 《春秋三传》 《四书》 《战国策》 《史记》 《汉书》 《诸子》 《辞赋》 《诗》 《文》 文字的起源、发展、意义、类型、书体 来源、八卦的演变和基本内容、与佛家思想的关系 内容、古今之争、真伪之变 来源、内容、演变、《诗经》六义 三传的产生、内容、作用、区别与联系 礼的来源、意义、三礼的产生、发展 四书的来源、内容、排序及原因、价值 作者经历、内容、意义 产生的原因、内容、意义 作者经历、内容、意义 诸子百家产生的原因、儒、墨、道、法家的代表人物、观点、意义 历代对比、各自优劣 发展历程、代表人物、特点 任务三:掌握方法 品读经典 选读法:即根据自己在课内外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 粗读法:快速地观其概貌。 摘读法:即用抄文章有关内容或重要词句的方法去读。 精读法:即对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精细地读。 阅读方法 什么是选择性阅读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增长大大超过个人的接受速度,引发了学习方式的变革。就读书而来说,选择性阅读变得更加重要。 选择性阅读是一种理性的、目的性很强的阅读方式,它往往和阅读者的兴趣、思想、关注点密不可分。 选择性阅读 自学课本上的“读书方法指导”,开始进行选择性阅读。 《经典常谈》 选择性阅读 选择感兴趣的部分 古代文学:诗文 历史:《史记》《汉书》 文字:《说文解字》 带着具体目的去阅读 开展读书交流会 开展汉字主题活动 阅读《经典常谈》后,请每个小组选取两篇文章拟小标题。 要求:简要概括篇章精髓,引起大家的阅读兴趣。 如:《说文解字》第一: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小组合作 请根据阅读情况,向同学推荐《经典常谈》中的某一篇目,并说明推荐理由。 好 书 推 荐 小组合作 “不求甚解” 针对一些晦涩难懂的经典,可以先了解其大意,不必拘泥于字句。 “知人论世” 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时代背景,有助于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比较阅读” 将不同作者、不同时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