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00474

第9课《鱼我所欲也》课件(共53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5-10-0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7次 大小:757733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九年级,语文,统编,学年,2024-2025,PPT
  • cover
(课件网) 鱼 我 所 欲 也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 可抛。— —裴多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文天祥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 来人。 — — 夏明翰 核 心 素 养 目 标 积累关键的文言文词汇,掌握孟子及其著作《孟子》的知识。理解孟子提出的“舍生取义”的道德理念以及他推行“仁政”的政治理念。 掌握本文所采用的比喻、推理、递进等论证技巧,以及灵活运用借题发挥、顺应时势的辩论手法。 学会恰当选择,放弃个人偏见,将公正和道德置于首位,辨别是非,保持一颗善良的心,成为真正的人。 01 03 03 任 务 (一 走 近 作者, 走近作者 孟子 (约 前 3 7 2 - 前 2 8 9 ) · 战国时代哲学家、政治顾问及教育专家,名轲,字子舆,出生于邹地(即现今的山东邹城)。作为儒家学派中仅次于孔子的重要人物,轲的思想以仁义为核心,倡导“以民众为根本”以及“人性本善”的理念。他提倡通过“王道仁政”来实现国家的统一,并强调“人民最为重要,国家次之,君主则为轻”的政治观点。 背景资料 · 孟子自身颇具傲骨,他不妥协,不迎合权贵。他言道:“即便富贵也不能迷失本心,贫贱也不能改变志向,威武也不能使屈服,这才是真正的大丈夫。”孟子曾在齐国担任客卿,但因与齐王意见分歧,他选择辞去官职返回家乡。齐王试图通过他人劝说孟子留下,承诺在首都中心为他建造住宅,并赠予万钟粮食作为其弟子们的日常开销,然而孟子坚决拒绝了这些条件。这表明孟子所言“万钟之利若不辨礼义而接受,对我又有何益?”是有所指的,彰显了他正直不阿的品格和气度。 背景资料 “性善论”的要点: ①“善”是人的本性。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 水无有不下。” ②人有四种“本心”: 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产生仁、义、礼、智。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 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背景资料 ·《孟子》由七篇组成,记载了孟轲的言谈举止。这本书的编撰方式与《论语》有所区别,是由孟轲本人及其弟子共同撰写的。从体裁上来看,《孟子》大体上仍属于语录体,但相较于《论语》,它有了显著的进步。这不仅体现在篇幅的增长和议论的增多上,而且许多章节都围绕特定主题展开,结构严谨,逻辑清晰,仅需添加标题。 疏 通 文 意 任 务 2 疏通文意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 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 (wéi)/ 苟得/ 也;死/亦/我/所恶 (wù) , 所 恶 (wù) /有甚于死者,故/患 /有所/不辟 (bi) 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 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 (wù)/ 莫甚于死者,则/凡可 以/辟 (bì) 患者/何不为 (wéi) 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疏通文意 由是/则/可以辟 (bì) 患/而有/不为 (wéi) 也。是故/所欲/有 甚于生者,所恶 (wù)/ 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 /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 箪 (dān) 食,一豆羹 (geng) , 得之/则/生,弗(fú) 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 (fú) 受 ;蹴 (cù) 尔/ 而与之,乞人/不屑 (xiè) 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于我/何加焉!为 (wèi)/ 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 乏者/得 (dé) 我与 (yú) 乡 (xiàng)/ 为 (wèi) /身死/ 而不 疏通文意 受,今/为 (wèi)/ 宫室之美/为 (wéi) 之;乡/为 (wèi) /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 (wéi) 之;乡/ 为 (wèi)/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