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200561
第16课《有为有不为》课件(共32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10-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8次
大小:819525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张
2024
,
七年级
,
语文
,
统编
,
学年
,
2025
(
课件网
) 七年级下册 第16课 学生能准确理解并运用“处世”等生词,提升词汇运用能力。 掌握论点论据论证,能精准分析文章逻辑结构,培养逻辑思维。 引导学生理解“有为”与“有不为”,培养理性价值判断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目标 导入 同学们,老子说过“有所为,有所不为,方能大有作为。”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处世智慧。有所为,是积极进取;有所不为,是坚守原则。那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哪些事该积极去做,哪些又不能做呢?带着这些思考,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有为有不为》。 作者简介 字希逋、齐奘,山东临清人,民盟盟员、中共党员,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季"。 季羡林 [ 1911 - 2009 ] 作者简介 早年留学国外,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文、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为"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创作背景 当时社会处于变革时期,人们面临诸多诱惑与抉择,季羡林先生从自身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深刻的思考出发,撰写此文,旨在引导人们明辨是非,把握行为准则。 重点字词 屈膝 ( ) xī 贰臣 ( ) èr 轮廓 ( ) kuò 得逞 ( ) chěnɡ 诉诸 笼统 制裁 毅然 迷途知返 大逆不道 闭目养神 知识链接:议论文 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运用逻辑推理来表明作者对某一问题的观点和态度,阐发对某一现象的见解和主张。 概念 论点、论据、论证 三要素 知识链接:议论文 三要素 论点 中心论点 分论点 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 比喻论证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 论据 论证 作者的主张、看法、观点。 证明论点的材料。 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与“引用论证”的区别 与“类比论证”的区别 知识链接:议论文 结构形式 基本结构:三段论 引论(提出问题) 本论(分析问题) 结论(解决问题) 具体结构:全文或段落 并列式 递进式 总分式 对照式 论证方式 立论 驳论 语言特点 准确性 严谨性 鲜明性 概括性 生动性 初读感知 1.文章题目为“有为有不为”,那么,什么是“有为”,什么是“有不为”呢? 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圈点勾画,在文中找出答案。 应该做的事,必须去做,这就是“有为”。 不应该做的事必不能做,这就是“有不为”。 初读感知 2.议论文都是表达作者观点和主张的。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圈点勾画,用心找找这篇文章中表达作者观点的词句。 在这里,关键是“应该”二字。 文章中表达观点的词句 中国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可见善恶是有大小之别的,应该不应该也是有大小之别的。 凡是对国家有利,对人民有利,对人类发展前途有利的事情就是大善,反之就是大恶。 初读感知 2.议论文都是表达作者观点和主张的。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圈点勾画,用心找找这篇文章中表达作者观点的词句。 凡是对处理人际关系有利,对保持社会安定团结有利的事情可以称之为小善,反之就是小恶。 文章中表达观点的词句 大小之间有时难以区别,这只不过是一个大体的轮廓而已。 初读感知 2.议论文都是表达作者观点和主张的。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圈点勾画,用心找找这篇文章中表达作者观点的词句。 大小善和大小恶有时候是有联系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1 春(教学课件) 初中语文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共45张PPT)(2025-10-03)
4《海燕》同步练习(含答案)(2025-10-01)
第一单元 变化着的社会(单元测试·基础卷)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检测卷及参考答案(2025-10-02)
七上语文第一单元复习 课件+教案(2025-10-02)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同步练习(含答案)(2025-10-01)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