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词》(其一)新授课导学案 学生版 一、学习目标 1. 掌握寂寥(jì liáo)、春朝(chūn zhāo)、晴空一鹤等字词,准确、流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理解诗歌大意。 2. 赏析诗歌中“鹤”等意象,分析诗歌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体会诗人独特的情感表达。 3. 感受诗人刘禹锡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领悟诗歌中蕴含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二、学习重难点 1. 重点: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背诵并默写全诗。 2. 难点:深入理解诗人一反传统悲秋之情的原因,感悟诗歌中展现的精神境界;赏析诗歌情景交融、对比等艺术手法及其作用。 三、预习导学 1. 作者及背景知识 查阅刘禹锡的生平经历、文学成就,了解他创作此诗时的背景,简要记录关键信息。 2. 字词积累 (1)给下列字注音 寂寥( ) 春朝( ) 晴空一鹤( ) 碧霄( ) (2)解释下列词语 寂寥:_____ 春朝:_____ 排云:_____ 碧霄:_____ 3. 朗读感知 通读诗歌,注意字音、节奏和韵律。思考诗歌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标记出不理解的字词或诗句。 四、课堂探究 1. 整体感知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描绘的画面。 (2)诗歌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 语句赏析 (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两句诗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2)“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中“鹤”这一意象有何深刻含义?诗人是如何借景抒情的? (3)从炼字的角度,赏析“排”“引”二字的妙处。 3. 情感与主题探究 (1)诗人为什么说“秋日胜春朝”?这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2)这首诗与传统的悲秋之作有何不同?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3)结合刘禹锡的人生经历,谈谈诗歌中乐观豁达的精神对你有什么启示? 五、课堂小结 请从字词积累、内容理解、语句赏析、情感感悟四个方面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并梳理学习古诗的方法。 六、课后作业 1. 背诵并默写《秋词》(其一)。 2. 以“我眼中的秋”为题,借鉴《秋词》(其一)的写作手法,写一首五言或七言绝句,表达自己对秋天的独特感受。 教师版 一、学习目标 1. 掌握寂寥(jì liáo)、春朝(chūn zhāo)、晴空一鹤等字词,准确、流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理解诗歌大意。 2. 赏析诗歌中“鹤”等意象,分析诗歌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体会诗人独特的情感表达。 3. 感受诗人刘禹锡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领悟诗歌中蕴含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二、学习重难点 1. 重点: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背诵并默写全诗。 2. 难点:深入理解诗人一反传统悲秋之情的原因,感悟诗歌中展现的精神境界;赏析诗歌情景交融、对比等艺术手法及其作用。 三、预习导学 1. 作者及背景知识 答案: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秋词》(其一)创作于刘禹锡被贬朗州期间,当时他虽身处逆境,但并未消沉气馁,而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此诗打破了传统文人悲秋的基调,展现出独特的精神风貌和开阔的胸襟。 解析: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创作意图和诗人情感的由来,更好地把握诗歌内涵。 2. 字词积累 (1)给下列字注音 答案:寂寥(jì liáo) 春朝(chūn zhāo) 晴空一鹤(qíng kōng yī hè) 碧霄(bì xiāo) 解析:“朝”在这里读作“zhāo” ,意为早晨,与“春”结合表示春天;“霄”注意不要误读为“xiào” 。 (2)解释下列词语 答案: 寂寥:空旷寂静,这里指景象凄凉。 春朝:春天的早晨,这里泛指春天。 排云:推开白云。排,推开。 碧霄:青天。 解析: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可让学生通过造句加深记忆,如“夜晚的古寺一片寂寥” 。 3. 朗读感知 答案:诗歌描绘了秋日里,诗人打破传统对秋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