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古诗三首 四时田园杂兴 村晚 稚子弄冰 四时田园杂兴 村晚 稚子弄冰 四时:一年四季 杂兴:有感而发、随事吟咏的诗篇 范成大 南宋名臣、文学家。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又称南宋四大家 )。 《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描写了4个季节田园中的不同景象,生动绘制了一幅田园农作动态图。 四时田园杂兴 村晚 稚子弄冰 玩冰块 稚 zhì 幼稚 稚嫩 四时田园杂兴 村晚 稚子弄冰 自由读三首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边读边思考:三首诗分别写了儿童的什么活动? 昼 稚 耘 漪 供 zhòu zhì yún yī 涟漪 gòng 供 gòng gōng 供养 供奉 供职 提供 供给 供应 昼 耘 桑 晓 zhòu yún sāng xiǎo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村 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村 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学种瓜 童孙 吹笛 弄冰 稚子 牧童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馀食也。 ———摘自《荀子·王制》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馀食也。 ———摘自《荀子·王制》 春天耕种、夏天锄草、秋天收获、冬天储藏,这四件事都不丧失时机,所以五谷不断地生长而老百姓有多余的粮食。农业生产在不同季节的不同任务,人们只有适时地进行耕作和收获,才能保证粮食产量不断,保障人民的基础生活。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耘田:初夏时节在田间除草。 夏天 再读古诗,说一说感受到了怎样的气氛,是从什么地方感受到的?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夏季的乡村一派繁忙 再读古诗,说一说感受到了怎样的气氛,是从什么地方感受到的?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村庄中的成年男女 他们各自在做着自己的活儿 村 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结合注释说一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将这些景物组合起来,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村 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呢,几乎溢出了塘岸。远远的青山,衔着红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往家里走去;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 村 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满 浸 衔 池塘的水十分充沛,岸边的草十分茂盛。 远山和落日挨得很近,相互映衬。 夕照和水好像融为一体,具有动态美。 村 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