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核心考点 全面依法治国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2025 武昌区模拟)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规范开展支持起诉工作,聚焦维护追索劳动报酬的农民工、受家暴妇女、未成年人、残疾人等诉讼能力弱、真正需要支持的特定群体权益,共支持农民工提起追索薪酬民事诉讼4.04万件,支持未成年人起诉维权5155件,支持受家暴妇女提起民事诉讼361件。检察机关开展支持起诉工作( ) ①是通过公益诉讼保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新形式 ②是积极行使检察权的生动体现,维护了司法公正 ③有利于维护诉权的实质平等,彰显了司法温度 ④提高了法院在公正公平原则下依法立案的效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25春 潍坊期中)2025年5月10日,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正式施行。新条例推出多项创新举措:取消户口簿作为结婚或离婚登记的必需材料;政府加强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体系建设,引入婚姻家庭辅导师等专业人员,提供婚前教育、家庭关系调解等服务;首次将“治理高额彩礼”写入条例……新条例的施行( ) ①通过取消婚姻登记审查程序,提升了婚姻登记便利性 ②加强了对婚姻家庭的行政干预,能增强婚姻的严肃性 ③利于引导公众树立正确婚恋观,倡导简约适度的婚俗文化 ④体现出法治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彰显对群众的深切关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5 会宁县校级二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编纂生态环境法典,这意味着中国将迎来法典时代另一部重要巨制———生态环境法典。该法典不仅要吸纳国内外生态环境保护的成功经验,还将深度融合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与现代环境治理理念,以期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中国方案。我国编纂生态环境法典旨在( ) ①通过立法手段展现我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地位 ②弘扬传统生态理念,实现国内法与国际法的统一 ③构建内在逻辑一致、相互补充的法律体系,推动依法治国 ④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的法治化水平,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5 和林格尔县校级一模)2024年11月,九龙坡区首个市级基层立法联系点在民主村正式挂牌,区人大为民主村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定了严格的工作体系,依托人大代表之家、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企事业单位等作为意见建议采集点。基层立法联系点( ) ①扩大民主权利,是群众与人大间的“连心桥” ②畅通表达渠道,是社情民意反映的“直通车” ③肩负人民重托,是基层矛盾纠纷的“调节器” ④优化立法体系,是法治宣传教育的“播种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5 攀枝花校级二模)上海建设数字法院,针对审判领域的“易错点”,研发推广700多个应用场景,其中近400个场景已嵌入全流程网上办案系统。法官办理的同类案件一旦触发场景模型,平台不仅向承办法官推送提示预警,还将其同步推送相关审判庭负责人,实现“智慧监管”。建设数字法院( ) ①发挥了平台的主动创造性,提高审判质效 ②推进法院的公正司法,捍卫社会公平正义 ③完善法律实施,助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④确保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坚持为民司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25 沈阳三模)2025年4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对第一季度司法审判数据展开分析研判会商。从统计数据看,全国法院一审受理案件数量增加,但二审、再审数量明显下降。从审判质量指标看,14项指标同比趋优,上诉率、二审和再审的“改判﹣发回重审比”等都明显趋优。这说明( ) ①纠纷化解在前端成效显著,司法公信力逐步增强 ②当事人对审判质量更加认可,降低群众诉讼负担 ③通过独立行使审判权,可以最大化保证结果公正 ④开展审判数据分析研判,直接提升司法审判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