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19868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船的研究》复习课件(共43张PPT)

日期:2025-09-18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25次 大小:152275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教科,PPT,43张,课件,复习,船的研究
  • cover
(课件网) 第二单元《船的研究》复习课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通过系统整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厘清本单元的知识结构。 2.在认识、设计、制作船的实践活动中,初步感知浮力,体验生产生活需求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 3.认识船只的发展历程,并通过实践性探究,深入体验人类为了提升船只的载重量、稳定性、动力性能,对造船材料、构造、动力装置等进行的不断改进和发明,体会科学技术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本单元我们学了什么? 船的发展史 材料、形状和结构对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的影响。 1.船的历史 2.用浮的材料造船 3.用沉的材料造船 4.增加船的载重量 5.给船装上动力 6.设计我们的小船 7.制作与测试我们的小船 用不同的动力系统驱动船。 设计、制作并改进一艘小船。 1.船的历史 1.船的历史 船的发展历程 潜艇 独木舟 帆船 蒸汽船 轮船 摇橹木船 船的体积大小、船体材料和动力来源是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 船的体积变化: 小 大 船体材料的变化: 木头 钢铁等金属 动力来源的变化: 人力 风力 蒸汽机 柴油机 核动力 测试独木舟的载重量和稳定性 方法:制作一个独木舟,将螺母轻轻地、均匀地放在独木舟上,数出独木舟稳定时最多能负载的螺母数量。 发现:独木舟装载量小,而且不稳定,容易侧翻。 船首形状与阻力的关系 方法:在方形和尖形木块的一端系上重物,比较两者在水中的前行速度。 发现:尖形船首的船在水中行驶得最快,尖形船首可以减小水对船的阻力。 2.用浮的材料造船 竹筏 木筏 思考: 浮的材料可以造船,最早的独木舟就是利用漂浮的树干造出来的。但是独木舟在水中不够稳定,装载的货物也有限,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设计并制作一个竹筏 设计图 样品 要求: 1.先画出设计图。 2.能稳定地浮在水面。 3.牢固、不散架。 测试竹筏的载重量 用螺母测试,观察能装载几个螺母。注意不能让水浸湿螺母。 比较竹筏与独木舟 竹筏的底部比独木舟更宽、稳定性更好、载重量更大,弥补了独木舟的部分不足,但也存在容易浸水等问题。 我们可以使用防水材料、增大底面积、增加其他动力等改进竹筏。 3.用沉的材料造船 思考:怎样使橡皮泥和铝箔漂浮在水面上呢? 橡皮泥和铝箔是沉的材料,把它们做成船型,浸入水中的体积变大(排开的水量变大),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也就更容易漂浮在水面上。 按压船体时,感受到手受到一股向上的力量,这就是浮力,它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研讨 怎样做可以让船型橡皮泥和铝箔稳定地漂浮在水面上? 侧翻 把船底部做得平整、宽阔些;放垫圈时轻轻、均匀、对称地放置。 如何保持船的稳定性? 渡船 双体帆船 特点:底部特别宽阔。 原因:船只底部越宽阔,稳定性越好,越不容易侧翻。 4.增加船的载重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需要越来越大的船来满足交通和运输货物的需要。怎么增加船的载重量呢? 思考: 用三张边长12厘米的正方形铝箔做成不同底面积的船,比较它们的载重量。 画设计图 先确定船舷高,再确定船底边长,最后画虚线。 单位:厘米 船舷 船舷 船舷 船舷 底面边长 底面边长 制作铝箔船 根据设计图来制作铝箔船 1 2 3 4 计算铝箔船的体积 体积公式:底面积x高(船舷高度) 1 3 2 最大 中等 最小 测试铝箔船的载重量 依次将金属垫圈轻轻地放入铝箔船,直到铝箔船沉入水中。最后一个使船沉没的金属垫圈不计算在内,记下金属垫圈的数量。 船的载重量与船只体积大小、结构、重物放置位置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越大。 思考:弹珠会滚动,导致船容易侧翻,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给船舱分格,每个船舱里均匀地放上弹珠 5.给船装上动力 船作为一种运输工具,从古至今它的动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