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20008

部编版2025年秋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与例文 课件(共25张PPT)

日期:2025-09-2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0次 大小:13207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习作,PPT,25张,课件,例文,编版
  • cover
(课件网) 习作与例文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时 第2课时 揭示主题 第1课时 观察书上第一幅插图,图片表现的是哪个季节?是乡村还是城市?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从平房和远山可推断出是乡村,从光秃秃的大树枝丫以及地上的落叶可推断是秋天,从鸟儿归巢可以看出是傍晚时分。 乡村秋日归鸟图 把你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写下来。 提示:观察时,你对某事物产生了喜爱之情,或事物某一方面引起了你的好奇心,引发了你的思考,激起你连续观察的兴趣的,往往就是“印象最深”的。 明确要求 写什么内容?什么情况下的观察会“印象最深”? 动物:猫 狗 乌龟 小蚂蚁 仓鼠 鹦鹉 小鸡  小鸭 大白鹅 蜗牛…… 植物:爬山虎 牵牛花 菊花 兰花 狗尾巴草…… 场景:运动会上 公交车上 公园里 郊外…… 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成文章,你认为最难的是什么?结合“初试身手”的情况谈一谈。 观察不仔细;不知道如何用文字形容观察到的事物。 要把观察到的事物写出来,并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的确不容易,它需要我们更加细致的观察,需要我们把观察所得按一定的顺序表达出来。 例文引路 快速阅读《我家的小狗》,作者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王子”的淘气可爱。请结合批注,用笔画出“王子”淘气可爱的具体表现,仿照批注的形式,跟同桌说说自己的阅读体会。 “王子”什么时候叫得最欢?什么时候哼哼叫?什么时候汪汪叫? “我”教它念“狗”字时叫得最欢;跟“我”提要求时会哼哼叫;想出去时会汪汪叫,去追火车时会汪汪叫,没追上火车时也是汪汪叫。 作者之所以能发现小狗的叫声中藏有这么多秘密,是因为他仔细观察了小狗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观察时还用心猜测了小狗的心思,加入了自己的想法。 结合课文、习作例文讨论:如何细致观察动物并将观察所得写出来? 动物 观察动物,要观察它的外形,特别是与众不同的部分;另外还要观察它的活动,观察它的连续性动作,发现有趣的事;多感官参与观察,在看到、听到的基础上,融进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把观察对象写得更清楚、更有趣,让人印象深刻。 外形 有趣的事 连续性动作 自己的想法 运用方法,试写观察动物的习作片段。 小猫 我家养了一只小猫,全身雪白雪白的。小猫的头小小的,嘴边长着八字胡,有两只黑黑的大眼睛,猫的脚上各有五个尖锐的爪子。 小猫捉老鼠最有趣了。只见它把身子伏在地上,眼睛盯着老鼠洞,身子一动也不动。老鼠出来时,它就把老鼠抓住了。 小猫不仅给我们带来乐趣,还为我家除了鼠害。 哪些地方观察得细致?哪些地方观察得还不够细致? ①是否调动了多种感官参与了观察? 用眼睛看到的:猫的眼睛有变化吗?猫的脚掌是什么形状的,你是怎么发现的?看到它脚掌尖锐的爪子时,你想到了什么?猫捉老鼠时有哪些连续性动作? 用耳朵听到的:猫有叫的时候吗?什么时候会叫? 用手触摸到的:你有接触过它的身体和脚爪吗?是什么感觉? 用鼻子闻到的:你有没有闻到猫身上有什么味儿? ②是否列举了与动物之间发生的趣事? 你和小猫之间有感情吗?你外出回家时它是怎么迎接你的,它有哪些连续性动作,发出什么声音?这声音好像在告诉你什么?你当时是怎么想的? 根据课后表格和批注,完成《我爱故乡的杨梅》的阅读。 对比阅读:《金色的草地》《我爱故乡的杨梅》观察的对象都是植物,它们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共同点:都观察了事物的变化。前者观察了草地不同时间颜色的变化;后者观察了杨梅在成熟过程中,其外形、颜色和味道的变化。 不同点:前者侧重观察情景的变化;后者侧重观察杨梅成熟前后颜色、味道的变化与作者的感受。 读了这两篇文章,你觉得应该怎样细致观察植物? 运用方法,试写观察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