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25710

2腊八粥课件(共27张PPT)

日期:2025-10-0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57次 大小:29303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腊八,课件,27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六年级下册 腊八粥 壹 课前导读 贰 字词揭秘 叁 课文讲解 肆 课堂小结 伍 课堂练习 “香甜” 农历十二月(腊月)初八,是我国汉族传统的腊八节,这天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古人在这一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 关于“腊八节”的来历 学习了《北京的春节》,我们知道了腊八喝腊八粥的习俗。“过了腊八就是年。”在腊八(农历十二月初八)这一天,人们不但可以吃到色如翡翠的腊八蒜,更能喝上香甜诱人的腊八粥。今天我们就跟随八儿的脚步,感受腊八粥带给人们的兴奋和香甜。 课前导入 沈从文(1902-1988) 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小说《长河》《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等。 呃 甜腻 栗子 咽下 唾沫 腊八粥 大匙 搅和 浓稠 嘟囔 孥孥 花生仁 肿胀 熬粥 染缸 脏水 筷子 黄焖鸡 我会读 腊 粥 腻 咽 匙 搅 稠 嘟 là zhōu nì yàn chí jiǎo chóu dū 肿 熬 褐 缸 脏 zhǒnɡ áo hè ɡānɡ zānɡ zhōu 书写时注意将两个“弓”和“米”写得窄一些,三个部件要写匀称。 腻 nì 斜钩上面没有撇。 细腻 肥腻 结构: 部首: 书写指导: “敖”三横分布均匀,捺画舒展;四点底托上。 áo 熬 上下 灬 多音字 词语解释 【沸腾】液体达到一定温度时急剧转化为气体,产生大量气泡。 【碗盏】即碗,也作餐具的总称。 【搅和】混合,掺杂。文中是搅拌的意思。 【浓稠】指液体的密度大、浓度高,黏稠。与“稀”相对。 【有声无力】形容说话声音微弱,做事精神不振。也形容体弱无力。 【可靠】真实可信。 沸腾———鼎沸  搅和———搅拌 浓稠———黏稠    反抗———抵抗  嘟———嘀咕 惊异———惊奇   近义词 沸腾———冷却  整齐———杂乱 浓稠———稀薄   反抗———顺从 猜想———确定  承认———否认 反义词 段落划分 第三部分(第18~19自然段): 第二部分(第2~17自然段):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概括描写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略) 细致描写了八儿急切等待着吃腊八粥的情形。(详) 简单描写八儿一家美美地吃上了腊八粥。(略) 排比 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腊八粥的喜爱。 叠词: 有韵味,富有童趣。 食材丰富 浓稠 使腊八粥有生命力 1 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 形象地再现了腊八粥的熬制过程。 进一步突出了腊八粥的美味。 拟 人 “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 从八儿建议妈妈如何分粥可以看出八 儿对腊八粥的喜爱,表现了八儿的天真无邪。 作者不厌其烦地一一列出食材的种类,再写“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全面调动人的视觉、嗅觉、味觉等,仔细体味腊八粥的色香美味,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腊八粥咕嘟冒气的“叹气”样,夸张地朝嘴里“塞灌”样,把读者也带入那境地,忍不住想要观其相,闻其香,品其味!难怪八儿那样迫不及待想吃! 【这样写的好处】通过详细描写八儿等粥的过程,可以从八儿的语言、心理、神态、动作等方面充分表现出他的馋样儿,以及那种迫不及待想要喝粥的心情,进而展现出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这是作者想要重点表达的内容,因此需要详细地写。 等粥 详写 略写 喝粥 体会本文别具特色的语言 “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