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套小学北师大版 第六单元 有趣的平面图形(一) 《动手做(一)》 《动手做(一)》是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趣的平面图形”第二课时的内容,主要聚焦于平面图形的操作与探究。教材以把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纸折成一样的两部分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折一折、剪一剪、比一比、拼一拼等活动,深入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及相互关系。这些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对常见平面图形的认识,还为后续学习图形的对称、组合等知识奠定基础。同时,通过与同伴合作拼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空间观念和合作交流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乐趣和价值。 1.通过折纸、剪纸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初步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 2.通过操作活动,能对简单的图形进行剪拼,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掌握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折成一样的两部分的方法。 难点:发挥创意,用剪出的图形拼出有新意的图案。 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小动物们在进行创意手工制作的时候遇到了困难,它们不知道怎么把这些形状的纸分成一样的两部分,你们能帮帮它们吗? 生:能。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如何分一分下面的图形?大家仔细观察看看你们都认识它们吗?说一说它们的名称。 生1:第一幅图是长长方方的是长方形。 生2:第二幅图是正正方方的是正方形。 生3:第三幅图有尖尖的角是三角形。 生4:第四幅图圆圆的没有角是圆形。 设计意图:借助生动的动画视频和实际问题情境,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帮助他人的欲望,从而自然地导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探究新知 活动一:折一折,分一分正方形 正方形纸的折叠 师:怎样把正方形的纸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呢?大家动手试一试。 学生独立尝试折叠,教师巡视,观察学生的折叠方法。 小组任务要求: 独立尝试折叠,并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折法,班级汇报,上台展示。 生1:可以沿着正方形对边中点的连线对折。 生2:沿着对角线对折。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对折后这两部分有什么特点?比一比,看一看。 生:通过比一比,我们发现对折后两部分能够完全重合。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找到了四种对折的方法,还有没有其他对折的方法吗?想一想,说一说。 生:可以随便找一个点,但是一定要经过正方形最中间的点,这样对折也可以分成一样的两部分。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折叠正方形,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自主探索精神。小组交流和上台展示的环节,不仅能拓宽学生的思路,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合作交流能力。同时,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图形对折后两部分的关系,加深对图形特征的理解。 活动二:折一折,分一分其他图形 师:刚才我们折了正方形的纸,其他形状的纸是否也可以像正方形一样对折分成一样的两部分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探索怎样把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纸折成一样的两部分。 小组任务要求: 按照折正方形的方法,尝试折成一样的两部分; 小组内交流,分别展示自己的折叠方法; 班级汇报,上台展示。 学生自主思考,小组交流,汇报展示。小组代表上台展示不同图形的多种折叠方法,老师补充总结。 1.对折长方形,并剪一剪,比一比。 生1:可以沿着长方形两条宽的中点连线对折。 生2:可以沿着长方形两条长的中点连线对折。 生3:还可以沿着长方形的对角线连线对折。 生4:沿折线剪开的两个图形完全一样。 2.对折三角形,并剪一剪,比一比。 生:有至少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才能折成一样的两部分。 3.对折圆形,并剪一剪,比一比。 生:圆形沿着哪个方向对折都能折成一样的两部分。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折叠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纸,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自主探索精神。小组交流和上台展示的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