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十五从军征 (汉)《乐府诗集》 一﹑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制订乐谱的机构,叫“乐府”。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乐府诗多收录在宋人郭茂倩汇编的《乐府诗集》中。 二、最大的特点是: 叙事性强,语言朴素自然 三、 《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关于“乐府”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zhǒng dòu zhì chōng yí 十五从军征 正字音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划节奏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坟墓 狗洞 野生的谷子 野生的葵菜 同“贻”,送给 用杵臼捣去谷物的皮壳 野鸡 众多 明诗意 归纳 1 一翁 2 3 4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一言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一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一行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5 一情 出门向东看,泪落沾我衣。 读完此诗你有什么疑问? 为何服兵役的时间如此之长? 背景介绍 在汉朝男子23岁起正式服兵役,直到56岁为止。如遇到战争,还要做好随时从军的准备,兵役时间可能会更长。这位老兵身处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是野心勃勃、好大喜功的人,年年对匈奴发起战争,于是,文中的主人公就“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不合理的兵役制度 《十五从军征》描绘了一位老兵返回故里时,看到家破人亡的情景。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和战争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 主旨归纳 1、诗中表现老人从军历时之久的诗是: 2、描写久经征战的士兵归来时家中凄凉景象的句子是: 3、暗示老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诗句是: 4、表现老兵极度伤心的诗句是: 八十始得归 兔从狗窦入 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 井上生旅葵 羹饭一时熟 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 泪落沾我衣 十五从军征 链接中考 1.本诗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明确:揭露了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的社会现状,以及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奴役和迫害。 2.请找出写老兵家中环境的句子,并从修辞角度赏析。 明确:(1)荒凉破败的句子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2)赏析:运用了白描的修辞手法,描写了一幅老兵回家人去屋空的凄凉画面,以荒凉的景象烘托了老兵心中的悲哀和绝望。 白描:是一种通过自然、简明的语言表达事物形象和特点的修辞手法。 看到啥就写啥,不加修饰 白描在诗词中的运用: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 2、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梨花白,菜花黄。《行香子》 3、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翁》 白描的作用:通过简单的勾勒,明确的突出事物的特征,使读者深入感受到事物的真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