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36104

13 读书目的和前提 上图书馆--2025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学课件(共50张ppt)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3次 大小:19279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必修,ppt,50张,教学课件,上册,语文
  • cover
(课件网) 第六单元 13 读书目的和前提 上图书馆 预习课 研读课 目录索引 预习课 读书:目的和前提 预习字词 ài zhēn luò qiānɡ 帙 佚 痹 蓖 2.词语运用 请在下面句子的横线处填入本课“词语贴士”中恰当的词语。 (1)一个对象的构建,并不是通过某种开创性的理论行为就能_____        地予以解决的问题。这里没有预先画好的蓝图供研究使用。 (2)在这部作品中,作者用简洁、明晰的文字给读者带来了一次_____         的情感旅程。 (3)国外学生学习汉语,最大的困难是汉语词汇的多义性。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使他们在阅读中文书籍时常常        。 一劳永逸 心驰神往 望洋兴叹 【词语贴士】 (1)归根到底:归结到根本上。 (2)望洋兴叹: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今多指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3)一劳永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 (4)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形容非常向往。 (5)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3.词语辨析 息息相通 休戚相关 课文原句 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使自己的心脏随着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动。 息息相通:呼吸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 休戚相关:形容关系非常密切,利害一致。 相同点:都有“关联”的意思。 不同点:“息息相通”适用的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休戚相关”一般只能指有祸福可言的人、集团、国家等相互间的关系,不能指无祸福可言的一般事物。 · · · · 运用 ①“上海精神”不断充实新的时代内涵,同社会主义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        ,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不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②他谈,在涉及北极的全球性问题方面,国际社会        、命运与共,理应携起手来加强对北极环境的长期监测,并做出适应性评估。 息息相通 休戚相关 文脉梳理 下面是本文的结构导图,读完课文后,将空缺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①精神和心灵的完善 ②研读世界文学(研读杰作) ③爱的阅读 知识卡片 作者简介 德国浪漫派的最后一个骑士———赫尔曼·黑塞 简介 赫尔曼·黑塞(1877—1962),诗人、作家。生于德国,后入瑞士 籍。他热爱大自然,厌倦都市文明,作品多采用象征手法,文笔 优美细腻,具有心理的深度,因此被人称为“德国浪漫派的最后 一个骑士”。 作品 代表作有小说《在轮下》《荒原狼》《玻璃珠游戏》等,诗集《浪漫主义之歌》《一根断枝的呻吟》等。其中《荒原狼》获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他非常仰慕中国文化,对中国诗歌十分着迷,特别崇拜孔子、老子、庄子。“老庄哲学”对他的创作有明显的影响。 评价 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 作品背景 1912年黑塞定居瑞士后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便爆发了。战争无疑是毁灭人性的,这使得黑塞陷入了对人性的思考和探讨中,他试图从教育和修养方面来探索人性。他认为通过读书能提高修养,达到心灵和个性的自我完善,因此他写下了一系列探讨人性的作品。本文就是其中一篇鼓励人们读书的杰作。 相关常识 随  笔 随笔是散文的一种。这类文章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在写法上,往往旁征博引,而不作理论性太强的阐释,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严谨,因此,富有“理趣”是其突出特色。 随笔的形式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可以观景抒情,可以睹物说理,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也可以对同类事物进行综合议论,且不受字数限制。 上图书馆 预习字词 1.字音字形 xùn sǒnɡ qiónɡ chì 滩 摊 链 涟 2.词语运用 请在下面句子的横线处填入本课“词语贴士”中恰当的词语。 (1)《人与自然》杂志在对多姿多彩的野生动植物和        的自然现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