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1课 课题:语文园地七 内容分析: 本单元都是描写景物的课文,我们随着作者的视角浏览了一幅幅具有异国风情的画面。“交流平台”则是从景物描写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入手,引导学生在写作时让静景和动景相辅相成,相映成趣。“词句段运用”则是从优美的语句中体会作者是怎样将二者有机结合,交相映衬,创造出灵动的意境的。“日积月累”通过对古诗的学习,了解诗意,背诵古诗,提高阅读古诗的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积累记背古诗《乡村四月》。 ②语言运用:感悟烘托、渲染在表达上的特点。 ③思维能力:学会在阅读中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④审美创造:学会根据一个情景写出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重、难点: 1.能仿照例句,选择一个情景写句子,表现出景物的动、静之美 2.能说出两组句子描写的情景,体会集中强调一种颜色的表达方法。 活动流程:活动一:学习“交流平台” 活动二: 学习“词句段运用” 活动三:学习“日积月累”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一:学习“交流平台” 一、教师导入: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完成了一次环球旅行。我们乘坐威尼斯小艇穿梭于古老的小城;我们走进别具风情的荷兰感受了恬静的牧场生活;我们驻足于金字塔下感叹人类的古代文明。而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学习“交流平台” 1.交流总结。 师引导回顾交流:本单元课文中对景物的描写,哪些语句是静态描写,哪些语句是动态描写?选择你印象深刻的,有感情地读一读吧! 预设1:我喜欢《威尼斯小艇》第四自然段描写船夫驾驶技术那段动态描写,我来给大家读一读,我感觉仿佛看到了小艇在极窄的河道中飞快的穿行,特别灵活。 预设2:我喜欢《威尼斯小艇》最后一段的那处静态描写。安静而美好,和白天热闹充满活力的威尼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小艇停了,威尼斯就入睡了。 预设3:我喜欢《牧场之国》第五自然段中那段动态描写,运河中的船只,满载牛奶的汽车、火车来往于城市和牧场,让我刚感受到了静谧之中的活力,同时也感觉人的活动并没有破坏这田园牧歌的生活。 预设4:《牧场之国》一文,描写了荷兰牧场上动物们的悠闲和安详,也描写了人们挤奶、运奶时的平和与从容,凸显了荷兰牧场的宁静之美。 2.教师总结过渡:这一幅幅动态或静态的画面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不仅走入了那或静谧或灵动的美景之中,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对景物进行描写,同时融入人的活动,能赋予景物生命力和变化感,增强艺术感染力,更好地表现景物独特的魅力。 3.拓展积累 师引导点拨:在平时的阅读中你还积累了哪些表现景物静态美或动态美的句子呢? 小组分享。 全班交流。 回顾单元要素要求。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作者是怎样体现出威尼斯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作者是怎样体现出荷兰牧场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 活动意图:结合交流平台的内容,回顾本单元的重点语段,进一步感受语段中的“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交流感受动态和静态描写赋予景物的生命力和变化感。 活动二:学习“词句段运用” 1.朗读下面的句子,体会景物的动、静之美。 (1)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动态描写,写出威尼斯小艇的行驶速度之快。) (2)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静态描写,写出了荷兰牧场恢复宁静的情景。) 2.选择其中一个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1)放学后的校园 (2)群鸟飞过湖面 (3)火车进站 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写法:动态描写、静态描写、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