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41033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第2册 例题、练习、课后习题原题及答案解析

日期:2025-11-18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6次 大小:313601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高中,例题,答案,原题,习题,课后
    7.2 复数的四则运算 7.2复数的四则运算 7.2.1复数的加 减运算及其几何意义 例1计算. 解: . 例2根据复数及其运算的几何意义,求复平面内的两点,之间的距离. 分析:由于复平面内的点,对应的复数分别为,,由复数减法的几何意义知,复数对应的向量为,从而点,之间的距离为. 解:因为复平面内的点,对应的复数分别为,,所以点,之间的距离为 . 练习 1.计算: (1); (2); (3); (4). 2.如图,向量对应的复数是z,分别作出下列运算的结果对应的向量: (1); (2); (3). 3.证明复数的加法满足交换律、结合律. 4.求复平面内下列两个复数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 (1); (2). 7.2.2复数的乘 除运算 例3计算. 解: . 例4计算: (1);(2). 分析:本例可以用复数的乘法法则计算,也可以用乘法公式①计算. 解:(1) ; (2) . 例5计算. 解: . 例6在复数范围内解下列方程: (1); (2),其中a,b,,且,. 分析:利用复数的乘法容易得到(1)中方程的根.对于(2),当时,一元二次方程无实数根.利用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本大法”———配方法,类似于(1),就能在复数范围内求得(2)中方程的根. 解:(1)因为,所以方程的根为. (2)将方程的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 . 配方,得 , 即. 由,知.类似(1),可得 . 所以原方程的根为. 在复数范围内,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为: (1)当时,; (2)当时,. 练习 5.计算: (1); (2); (3). 6.计算: (1); (2); (3). 7.计算: (1); (2); (3); (4). 8.在复数范围内解下列方程: (1); (2). 习题7.2 复习巩固 9.计算: (1); (2); (3) (4) 10.在复平面内,复数对应的向量分别是,其中O是原点,求向量对应的复数. 11.计算: (1); (2); (3); (4); (5). 12.1.计算: (1); (2); (3); (4). 综合运用 13.已知ABCD是复平面内的平行四边形,且A,B,C三点对应的复数分别是1+3i,-i,2+i,求点D对应的复数. 14.在复数范围内解下列方程: (1); (2). 15.已知-3+2i是关于x的方程2x2+px+q=0的一个根,求实数p、q的值. 拓广探索 16.利用公式,把下列各式分解成一次因式的积; (1); (2). 17.若,则复平面内满足的点2的集合是什么图形? 10.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试验:尝试在复数集中对实系数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观察并记录所发现的规律. 变式练习题 18.计算:(1-2i)+(-2+3i)+(3-4i)+(-4+5i)+…+(-2020+2021i)+(2021-2022i). 19.计算: (1)(1-2i)(1+2i); (2)[(5-4i)+(1+3i)](5+2i). 20.在复数范围内分解因式: (1)x2+4 (2)x4-4 21.已知求复数z. 22.计算i+2i2+3i3+…+2 020i2 020+2 021i2 021. 23.设,求证: (1) (2) (3) 24.1.计算: 25.计算:i2 019+(+i)8-50+. 26.在复平面内分别用点表示复数2-3i, 5i, -3, -5+3i及它们的共轭复数. 27.已知z=(x+1)+(y-1)i在复平面所对应的点在第二象限,求x与y的取值范围. 28.已知复数z=(x-1)+(2x-1)i的模小于,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_____. 29.已知复数z1=a+bi,z2=1+ai(a, b∈R),若|z1|0,且x2+y2<9,求此复数在复平面内表示的图形. 31.设全集U=C, A={z|||z|-1|=1-|z|,z∈C},B={z||z|<1,z∈C},若z∈A∩( UB),求复数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的集合.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1)5(2)(3)(4)0 【解析】直接进行复数的加减运算即可. 【详解】(1)原式; (2)原式; (3)原式; (4)原式. 【点睛】本题考查复数的加减运算,属于基础题. 2.(1)作图见解析(2)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