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44109

13 短文两篇 课件(共25张PPT)

日期:2025-11-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5次 大小:17985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短文,两篇,课件,25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短文两篇 《谈读书》—培根 《不求甚解》—马南邨 学习目标 1.学习并掌握文中说理的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 2.理解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反思自己对读书的认识,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理清文章的思路,揣摩体会两文的语言风格; 怡情(yí) 练达 (liàn dá) 枝节 (zhī jié) 统筹 (chóu) 藻饰(zǎo) 狡黠 (jiǎo xiá) 咀嚼(jǔ jué) 诘难(jié) 涉猎(shè) 聪颖 (cōnɡ yǐnɡ) 滞碍 (zhì ài) 要诀 (jué) 劝戒 (jiè) 高谈阔论(kuò) 味同嚼蜡 (jiáo là) 诸如此类(zhū) 吹毛求疵 (cī) 狂妄自大(wànɡ) 开卷有益(juàn) 孜孜不倦(zī) 阐证(chǎn) yí liàn dá zhī jié chóu zǎo jiǎo xiá jǔ jué jié shè cōnɡ yǐnɡ zhì ài jué jiè kuò jiáo là zhū cī wànɡ juàn zī chǎn 1. 读读写写 藻饰:修饰文辞。 怡情:使心情愉快。 狡黠:狡诈。 诘难:诘间,为难。 滞碍:不通畅。 味同嚼蜡:形容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吹毛求疵:细致到烦琐挑剔的地步。 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2. 掌握下列重点词语的含义 修饰文辞 使心情愉快 狡诈 诘间,为难 不通畅 形容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细致到烦琐挑剔的地步 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不求甚解:原指读书只领会主旨,不死抠字眼。现多指只满足于了解个大概,不作深入理解。 咬文嚼字:认真推敲字句的意义和正误。有时含有贬义,指过分注重文字而不去领会精神实质。 豁然贯通:形容(久思不解的问题)一下子明白过来,迎刃而解。 学究:迂腐的读书人。 开卷有益:读书有益处,有收获。 不求甚解 咬文嚼字 豁然贯通 学究 开卷有益 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散文家、哲学家。 唯物主义哲学家,实验科学的创始人,是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 主要著作有《新工具论》《随笔》 (又名《培根随笔》) 以及《学术的伟大复兴》 等。 3. 作家作品 英国 散文 哲学 随笔 邓拓 (1912—1966),笔名叫马南邨(cūn)、邓云特,福建闽侯人,新闻工作者、政论家、历史学家、诗人和杂文家。 主要作品有杂文集《燕山夜话》、诗词集《邓拓诗词选》。 3. 作家作品 燕山夜话 邓拓诗词选 中国有一句俗话,“行千里路,读万卷书”,西方也有一句名言,说的是“读一本好书,就像是和一位高尚的人在说话”。十几年的生活中,一缕缕书香伴随着我们成长,给我们许多的知识,许多的教义。你最喜欢的一本书是什么,在这本书里你学到了什么 那么今天呢,我们将学习一篇议论性的散文,它来自于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作家———培根。这是培根的一篇随笔,这是一位睿智的学者对读书的看法。 这篇文章给我们介绍了有关读书的三个方面的知识 一、整体感知 读书的 目的 一 读书的 方法 二 读书的 益处 三 1.说说“读书的目的”论证思路 二、细节探讨 (1)首先从正面说明读书的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 (2)然后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 (3)最后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够读书、用书,而用书的智慧是在观察生活中得来的。 正 怡情、傅彩和长才 反 只有明察事理的人 2.梳理“读书的方法”内容 ②作者主张的读书方法有哪些? 作者主张对不同的书采用的不同的读书方法:或选读,或浏览,或通读,或静读,有的只读摘要。 读书、讨论、作文三者结合起来。 ①作者主张的读书态度怎样? 推敲细思 3.归纳“读书的作用”有哪些? 2.读书能弥补人精神上的缺陷。 1.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 4.举例说明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①文章开头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把读书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