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6 阿房宫赋 *六国论 谏太宗十思疏 *答司马谏议书 复合文本比较鉴赏课 目录索引 单篇文本研读课 阿房宫赋 前幅极写阿房之瑰丽,不是羡慕其奢华,正以见骄横敛怨之至,而民不堪命也,便伏有不爱六国之人意在。所以一炬之后,回视向来瑰丽,亦复何有!以下因尽情痛悼之,为隋广、叔宝等人炯戒,尤有关治体。不若《子虚》《上林》,徒逢君之过也。 ———《古文观止》 谏太宗十思疏 学习活动一 知人论世 梳理积累 资源助读 作者简介 妙手营造江南春———杜牧 简介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文学家。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因此称他为“杜樊川”。杜牧工诗、赋、辞,而以诗歌创作成就最高,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人们将他和杜甫相比,称他为“小杜”;他又和同时代的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其散文气势雄浑,多针砭时弊;诗歌语言清丽而又清新,风格激荡雄浑而又情致婉约。 作品 《樊川文集》等。 作品背景 借古事讽当朝 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谈到本文的写作缘起时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作者表面铺写阿房宫的兴废,实则用秦骄奢致亡的故事,规劝本朝当政者,以古为鉴,明兴亡大道,表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相关常识 阿 房 宫 阿房宫是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开始建造的一座宫殿,故址在今陕西西安阿房村。据说,为建造这座宫殿,秦统治者曾征集劳动力70余万,开采了大批北山石料,砍伐楚、蜀的大批木材。整个宫殿规模宏大,富丽堂皇。《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说秦始皇因嫌都城咸阳人多,且先王留下的宫殿太狭而筹建。宫未建成,始皇崩逝,二世胡亥续建。至秦灭亡也未全部完工,故未正式命名。据说时人因其前殿所在地名阿房,故称“阿房宫”。 赋 赋,是古文中介于诗与散文之间的一种特殊文体。刘勰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这里的“铺采摛文”指赋的形貌,就是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体物写志”是它的内容,往往于结尾部分发一点议论,以寄讽喻之意。到了唐宋,这种文体已逐渐散体化。 基础梳理 1.读准字音 màn qūn jì pín yìng qiáng huán lù yán piāo chēng lǐ yǐ zī zhū ōu yā lín 2.一词多义 (1)一 (2)族 (3)焉 动词,统一 副词,一旦 形容词,专一 动词,灭族 名词,类 形容词,众 助词,用于形容词后,……的样子 疑问代词,何、哪里 兼词,于此 (4)爱 (5)走 (6)举 动词,喜爱 动词,爱护 动词,吝惜、舍不得 动词,通达 动词,离开 动词,步行 动词,被攻占 动词,举起 动词,拿着 指众星 金玉珍宝等物 可惜 数词用作动词,统一 名词用作动词,乘辇车 名词用作动词,出现虹 名词用作动词,化为焦土 动词用作名词,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 意动用法,以……为鉴 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宝鼎看作…… 名词的意动用法,把美玉看作…… 名词的意动用法,把黄金看作…… 名词的意动用法,把珍珠看作…… 5.特殊句式 (1)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 (2)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 ) (3)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 ) (4)戍卒叫,函谷举( ) (5)渭流涨腻,弃脂水也( ) 判断句,“也”表判断 判断句,“也”表判断 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使负栋之柱,于 南亩之农夫多” 被动句 判断句,“也”表判断 6.成语积累 《阿房宫赋》中的相关成语 (1)钩心斗角:原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 巧工致;后用来指各用心机,互相排挤。也作勾心斗角。 (2)付之一炬:给它一把火,指全部烧毁。也说付诸一炬。 (3)蜂房水涡:蜜蜂的巢和水的漩涡。比喻宫殿楼台的布局曲折回旋,多且密。 (4)算尽锱铢: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指苛敛钱财。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