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四下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梳理体会人物心情品质的方法,并补充例文,尝试分析运用方法。 2.能模仿例句通过系列动作表达心情或人物的精神品质,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能尝试运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句段,培养学生的修改能力。 【教学重难点】 运用一系列动词表达心情或品质,能自助修改明显的错误。 【教学过程】 子任务一:利用交流平台,回顾言行表现品质 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能根据提示回顾课文,猜出相应的人名吗? 出示:阅读中大家认识了内心纯洁、廉洁正直的 ;英勇爱国的戍边的 ;危急时刻舍己救人的船长 ;临危受命、用身体堵住枪眼的英雄 ;默默坚持、不断攀登的 ;这些人物的美好品质或精神,你是怎样体会出来的?(学生简单交流--关键句……) 【设计意图:“交流平台”是对本单元学习要素的梳理归拢,本环节从课文入手,引出伟大人物。旨在复习内容、深化品质,唤醒学生学习回忆走进学习,为梳理品味人物品质作好铺垫。】 活动一:读语言动作句,说心情品质(课文) 1.你从这些语句中发现了什么?作者是怎样写的? (1)王昌龄送别送别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叮嘱语言) ①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品质或心情?(纯洁高尚的品格) ②作者指怎样写出来的?(昌龄的语言叮咛) (2)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吧六十个人救出去!” ①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品质或心情?(焦急;果敢冷静) ②作者指怎样写出来的?(哈尔威船长的语言) (3)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的向前爬,还有二十米,十米……近了,更近了。 啊!黄继光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亮光中闪闪发光。 ①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品质或心情?(顽强;勇敢;英勇) ②作者是怎样写出来的?(动作…环境) 2.要体会人物的心情或精神品质你发现了什么密码?(联系故事或当时的情景,从语言、动作中可以读出人物的精神品质)板书:语言、动作 【设计意图:通过课文语句回顾,引起学习反思,进一步聚焦选文中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语句,在朗读探讨中,进一步梳理体会人物品质的方法,将知识汇总,强化理解,刺激内化,使其结构化。】 活动二:用阅读方法,议言语传情 1.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等母亲回来,这段时光不好挨。 你读出“我”怎样的心情? 2. (面对汹涌的洪水,窄窄的木桥)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村民先走,党员排在后边。” 3. 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未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你看到一个怎样的老汉?怎样的古人? 【设计意图:知识转化成习惯能力,需要实践运用的加持。经过上一环节梳理学生再次强化了行为动作、语言神态能够表现人物心情品质的表达方法。要转换成能力还需持续强化阅读训练。为此,本环节摘选已学或未学的课文片段,放手学生阅读,交流从语句中的行为动作或语言中感受心情或品质,既是阅读理解训练,也为尝试创编说一说埋下伏笔。】 子任务二:补语言动作句,运用方法表现品质 活动:“担心”“节约”支架,言行表达训练 可见,阅读时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可以判断他的内心或某种精神品质。那你能通过人的语言或动作,说一两句话表现他们的心情或品质吗? 请思考一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