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58422

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理解性默写测试(含答案)

日期:2025-11-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6次 大小:322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学期,期末
  • cover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 理解性默写测试 一、名篇名句默写 1.(24-25高一下·新疆乌鲁木齐·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写诗人通过想象与贤才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贤才真诚交往的强烈愿望的句子是:“ , 。” (2)在《蜀道难》中,李白借用“猛虎”“长蛇”极写蜀地的凶险。同样,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他借用两种动物的声音,描写登山途中惊骇之景的是:“ , 。” (3)古人常在诗词中使用“流水”这一意象来表达对时光易逝、世事无常、人生虚幻的感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 ”就是这样的经典名句。 (4)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 , ”两句,写琵琶女结束演奏后的动作及神态,同时也引出下文对其身世的叙述。 (5)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在描写琵琶女与五陵年少奏乐饮酒的奢华欢愉之后,又以“ , ”两句高度概括了琵琶女美好年华的悄然而逝。 (6)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从不同方面对周瑜的形象进行了刻画,“ ”以婚事衬托其少年得意;“ ”写其装束,表现了他的儒雅风度。 (7)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 ”,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 ”。 2.(24-25高一下·湖南·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如果公西华只能做一个小相,那么没有人能做大相的句子是:“ , ?” (2)陶渊明笔下的田园之美令人神往,其《归园田居(其一)》中“ , ”两句,精准描绘了偏远村落迷蒙隐约的样子与炊烟的轻柔,成为田园诗中的名句。 (3)站在冬日的湘江堤岸,无数枯叶在冷风中飘落,远处的江水翻滚,恰似杜甫《登高》中所写:“ , 。” 3.(24-25高一下·四川·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春秋时期郑国处在秦、晋、楚环伺之下,类似于《论语》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所描述的“ , ”局面。 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 ”一句表现了曾皙回答老师问题时的恭敬态度,回答中曾皙说和其他三人的志向不同的一句是“ ”。 ⑶暮春季节,班长号召全班同学远足赏春,学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古人遗风,与同学们一起“ , ”,然后踏歌而归。 4.(24-25高一下·辽宁·阶段练习)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到孔子的四个弟子侍坐时各言其志,子路的志向是用三年时间治理一个饱经忧患的千乘之国,“ , ”。 (2)杜甫《登岳阳楼》中,“ , ”两句,写诗人年老多病,远离亲友,以舟为家,流落在外,表现了诗人的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 (3)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表现词人登高望远,所看到的深秋时节金陵最具典型特征的景物的两句是:“ , 。” 5.(24-25高一下·湖北·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四个弟子分别回答了自己的志向,引发了孔子不同的评价,其中“ , ”两句交代了子路的回答让孔子“哂之”的缘由。 (2)善用借代是古诗词的常见特点,比如“ , ”。 (3)“月”这一物象,在文人笔下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古诗词中含有“月明”意象的语句有 , ”。 6.(24-25高一下·河南·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人们往往借助特定的意象将“春”与“秋”依次连接,比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 ”以及李煜《虞美人》中的“ ”就是典型代表。 (2)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中,子路除指出“千乘之国”夹在大国之间外,又用“ , ”对其处境展开了设想,以突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