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60416

第四单元二 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2025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教学课件(共18张PPT)

日期:2025-10-0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4次 大小:11191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第四,选择性,PPT,18张,教学课件,上册
  • cover
(课件网) 第四单元 二 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 【学习活动二】 认识推理 资源助读 常见的三种推理形式 (一)演绎推理 所谓演绎推理,就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即“演绎”,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关于演绎推理,还存在以下几种定义:①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②它是前提蕴含结论的推理;③演绎推理就是前提与结论之间具有充分条件或充分必要条件联系的必然性推理。演绎推理的常用形式有三段论和假言推理。 1.三段论 是由两个含有一个共同项的性质判断作前提,得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为结论的演绎推理。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包含三个部分:大前提———已知的一般原理,小前提———所研究的特殊情况,结论———根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作出判断。 例如:知识分子都是应该受到尊重的,人民教师都是知识分子,所以,人民教师都是应该受到尊重的。 其中,结论中的主项叫小项,用“S”表示,如上例中的“人民教师”;结论中的谓项叫大项,用“P”表示,如上例中的“应该受到尊重”;两个前提中共有的项叫中项,用“M”表示,如上例中的“知识分子”。在三段论中,含有大项的前提叫大前提,如上例中的“知识分子都是应该受到尊重的”;含有小项的前提叫小前提,如上例中的“人民教师都是知识分子”。三段论推理是根据两个前提所表明的中项M与大项P和小项S之间的关系,通过中项M的媒介作用,从而推导出小项S与大项P之间关系的结论。 所有的M都是P 所有的S都是M 所有的S都是P 这就是“三段论”的一种基本形式。掌握了这一推理形式,今后我们可以根据特定的情境,再把M、S、P换成具体的概念或事物,就会构造出新的推理。 2.假言推理 是以假言判断为前提的推理。假言推理分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和必要条件假言推理两种。 (1)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基本原则是:小前提肯定大前提的前件,结论就肯定大前提的后件;小前提否定大前提的后件,结论就否定大前提的前件。如下面的两个例子: ①如果一个数的末位是0,那么这个数能被5整除;这个数的末位是0,所以这个数能被5整除。 ②如果一个图形是正方形,那么它的四边相等;这个图形四边不相等,所以,它不是正方形。 两个例子中的大前提都是一个假言判断,所以这种推理尽管与三段论有相似的地方,但它不是三段论。 (2)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基本原则是:小前提肯定大前提的后件,结论就要肯定大前提的前件;小前提否定大前提的前件,结论就要否定大前提的后件。如下面的两个例子: ①只有肥料足,菜才长得好。这块地的菜长得好,所以,这块地肥料足。 ②育种时,只有达到一定的温度,种子才能发芽。这次育种没有达到一定的温度,所以种子没有发芽。 (二)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由一定程度的关于个别事物的观点过渡到范围较大的观点,由特殊具体的事例推导出一般原理、原则的解释方法。在人们的解释思维中,归纳和演绎是互相联系、互相补充、不可分割的。 例如:在一个平面内,直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锐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钝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是全部的三角形;所以,平面内的一切三角形内角都是180度。 根据前提所考察对象范围的不同,把归纳推理分为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完全归纳推理考察了某类事物的全部对象,不完全归纳推理则仅仅考察了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 (三)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亦称“类推”,是推理的一种形式。根据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的特点,通过比较而推断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的推理过程。例如下面给出一组相关的词,要求通过观察分析,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 阳光 紫外线 A.电脑 辐射 B.海水 氯化钠 C.混合物 单质 D.微波炉 微波 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