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一单元 4 修辞立其诚 怜悯是人的天性 学习目标 1.把握文章的观点,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 2.探究文章在选择和运用材料方面的特点及其论证风格。 3.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及其秉持的价值观念,探究其人文价值。 修辞立其诚 怜悯是人的天性 目录索引 复合文本比较鉴赏课 修辞立其诚 学习活动一 知人论世 梳理积累 作者简介 当代哲学大师———张岱年 简介 张岱年(1909—2004),哲学家。别名季同,曾用笔名宇同。河北献县人。1933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任清华大学哲学系助教,后任私立中国大学讲师、副教授,清华大学副教授、教授。1952年后,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名誉会长。 作品 《中国哲学大纲》《中国哲学发微》《求真集》《玄儒评林》《文化与哲学》等。 作品背景 文因时而著 本文写于1992年,当时,中国的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然而人心浮躁,一些文人甚至因生活所需,急功近利,言辞浮夸。有感于此,张岱年先生写了《修辞立其诚》一文,呼吁为人、作文都要“立其诚”。 基础梳理 1.读准字音 huá hóng yuán qū 2.写对字形 词 语 易错字 词 语 易错字 rú林 cuò综复杂 rú动 手足无cuò 3.掌握词语 (1)顺风转舵:比喻顺着情势改变态度(含贬义)。 (2)言行一致: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 (3)表里如一:指思想和言行完全一致。 儒 蠕 错 措 4.近义词辨析 违反 违犯 课文 原句 所谓曲学阿世即是哗众取宠,曲解经典的原义以讨好于时尚,也就是背离了原则而顺风转舵,这就 了追求真理的学术宗旨。 相同点 二者都有“违背”的意思。 不同点 “违反”侧重于“反”,常用于规章、制度、规定等。 “违犯”侧重于“犯”,指违背和触犯法律、法令等,情节较为严重。 运用 新州12名个人及一家企业,因 严格的环保限令而被处以罚款。这也再次提醒我们,国家的法律与纲纪,我们不能任意 。 违反 违犯 5.下列短语,最适合作为文章前五段标题的一项是( ) A.“修辞立其诚”刍议 B.“修辞立其诚”释义 C.“修辞立其诚”新解 D.修辞与立诚 B 解析 文章前五段首先指出“修辞立其诚”是《易传·文言》的一句话,然后指出今天“修辞立其诚”仍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然后具体从“名实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三个方面解释什么是“立其诚”。综上,文章前五段的主要内容是解释什么是“修辞立其诚”。A项,“刍议”,谦辞,指自己的不成熟的言谈议论,亦指浅陋的议论,而文章前五段只是客观解释什么是“修辞立其诚”;C项,“‘修辞立其诚’新解”,文章前五段的内容并不“新”;D项,“修辞与立诚”是讲修辞和立诚的关系,文章前五段并非重在论述二者关系。故选B项。 走近作者 张先生(张岱年)之学生有习篆刻者,欲治一闲章以相赠,请示印文,张先生命刻“直道而行”四字。余闻之曰:“此张先生立身之道也,非闲章也!”张先生之木讷气质,至老不变。孔子曰:“刚毅木讷近仁。”直道而行则“刚毅”矣。“近仁”之言,其意当哉! ———冯友兰 相关常识 “修辞立其诚”原典意 “修辞立其诚”是《易传》的美学观点。修辞,建立言辞。诚,思想诚正。意为建立言辞以表现自己的美好品德。《易传·文言》:“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认为“进德”与“修辞”相较,应首先“进德修业”,然后才是“修辞立其诚”。“修辞”是为了“立诚”,“立诚”是“修辞”好坏的标准。春秋时已将“立德”看得重于“立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豹闻之,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将“立德”列在“不朽”之首,认为“立言”要受到“立德”的影响。“言”“辞”是传达思想感情的,思想感情、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