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60476

13 迷娘(之一) 致大海 自己之歌(节选) 树和天空--2025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教学课件(共32张PPT)

日期:2025-11-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0次 大小:24140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5,32张,教学课件,中册,必修,选择性
  • cover
(课件网) 第四单元 13 迷娘(之一) 致大海 自己之歌(节选) 树和天空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反复吟咏,明确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多元主题。 2.分析文本意象,体会诗歌意境,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3.聚焦诗歌情感,对比阅读不同译文内容,体会诗歌的情感美。 迷娘(之一) 致大海 目录索引 自己之歌(节选) 树和天空 复合文本比较鉴赏课 迷娘(之一) 学习活动一 知人论世 梳理积累 作者简介 欧洲启蒙运动后期最伟大的作家———歌德 简介 歌德(1749—1832),德国思想家、文学家。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富裕市民家庭。曾在斯特拉斯堡大学学习法学。深受卢梭、莱辛和斯宾诺莎的影响;和席勒交谊深厚,青年时为“狂飙突进运动”的主要人物。政治上反对封建割据,渴望德意志统一,主张自上而下的社会改革。 作品 歌德除了诗歌之外,在小说、戏剧、文艺理论、哲学、历史学、造型设计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葛兹·冯·伯里欣根》是德国第一部现实主义历史剧,《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书信体小说,《浮士德》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得十分完好的诗剧。 作品背景 《迷娘》(之一)这首诗是歌德创作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的第一部《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中的人物迷娘唱的一首歌。 迷娘是马戏团里一个走钢丝的演员,后来被主人公威廉·迈斯特赎买,收留在身边。她是一位性格内向、身体瘦弱的少女,却有着谜一样的性格魅力。她出生于意大利,很小的时候就被人诱拐到德国,过着饥寒交迫、颠沛流离的生活。她的父亲后来流落街头,以弹琴卖艺为生,后来也被威廉·迈斯特收留。迷娘自从遇到迈斯特,便过上了最美好最幸福的日子,并且热烈地爱上了迈斯特。可是由于疾病,她不久就去世了。《迷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基础梳理 1.掌握词语 (1)行藏:指出处或行止。 (2)宜人:适合人的需要、心意等。 2.近义词辨析 凝望 凝视 课文原句 大理石立像 着我:/人们把你怎么了,可怜的姑娘 “凝望”是指向远处或者范围较大的地方集中注意力地看。 “凝视”是指在近处或者范围较小的地方聚精会神地看。 相同点 二者都有“集中注意力看”的意思。 不同点 在距离上,“凝视”强调在近处看,“凝望”强调向远处看。 在范围上,“凝视”强调向一个小的地方看,“凝望”强调向一个范围较大的地方看。 运用 他    着墙上的军事地图,神情变得凝重起来。一会儿,他又向着远处一个小山包    了很长时间,最后终于下达了进攻命令。 凝视 凝望 相关常识 意  象 所谓意象,就是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作者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狂飙突进运动 狂飙突进运动指的是18世纪德国新兴资产阶级城市青年所发动的一次文学解放运动,也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第二次高潮。这个时期,是文艺形式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的阶段。其名称来源于剧作家克林格的戏剧《狂飙突进》,代表人物是歌德和席勒。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其典型代表作品,表达了人类内心感情的冲突和奋进精神。狂飙突进运动时期的作家受到当时启蒙运动的影响,特别是受到了卢梭哲学思想的影响,他们歌颂“天才”,主张自由和个性解放,提出了“返回自然”的口号。 思维拓展 真正好的诗,它所涉及的客观对象,必定是先摄取在诗人的灵魂之中,经过诗人感情的熔炼、酝酿而构成他灵魂的一部分,然后再挟带着诗人的血肉以表达出来。于是诗的字句都是诗人的生命,字句的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