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60500

1 氓 离骚(节选)--2025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教学课件(共97张PPT)

日期:2025-10-0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4次 大小:84937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离骚,节选,--2025,高中,语文,选择性
  • cover
(课件网) 第一单元 1 氓 离骚(节选) 单篇文本研读课 复合文本比较鉴赏课 目录索引 学习任务群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单元人文 主题 诗的国度 《诗经》和《楚辞》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分别开启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文学传统;汉乐府继承《诗经》开创的现实主义传统,在叙事诗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孔雀东南飞》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唐诗是古典诗歌发展史上的又一高峰,李白和杜甫各领风骚;词是古典诗歌的新发展,到了宋代,词境逐渐拓展,技巧日臻成熟。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品诗歌之美,赏人间风光,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单元目标导引 学科素养目标 1.借助诵读,探寻诗意,品味诗歌之美,感受古人的哀乐悲欢,把握诗歌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认识古典诗歌的当代价值。 2.结合以前所学,了解我国古典诗歌的发展脉络,并比较不同体裁的诗歌在节奏韵律、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的异同。 3.对作品内容、风格和表达作出恰当的评价,认识古典诗词对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影响。 4.撰写鉴赏文章,提高鉴赏古代诗歌的水平和议论性文章的表达能力。 学习目标 1.了解《诗经》《楚辞》的文学地位及对后代文学的影响。 2.掌握“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和“楚辞”中“香草美人”的象征意义。 3.把握《氓》、《离骚》(节选)的主要内容、抒情形象和语言特色。 单篇文本研读课 氓 学习活动一 知人论世 梳理积累 作品简介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简介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先秦称其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内容上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①社会政治诗,对生活抒发感慨,对政治或赞美或 简介 讥讽、抨击;②爱情诗,歌颂美好的爱情;③史诗,记载民族的历史,歌颂祖先的功勋;④征役诗,反映兵役、劳役给劳动人民带来的不幸。《诗经》中的诗歌形式以四言为主,多数为隔句用韵,普遍运用“赋、比、兴”这三种表现手法。在结构上常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等手法来增强抒情效果。《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对我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评价 《诗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独具一格的百科全书。———费德林 作品背景 弃妇的觉醒决绝之歌———《氓》 《氓》是春秋时期的一首民歌。春秋初期封建生产关系尚处于萌芽阶段,封建思想意识还没有形成完整体系,当时青年男女交往比较自由。郑、卫一带的风俗更是浪漫,桑间濮上、城隅河畔,青年男女幽期密约、投桃报李,并常以诗歌互表衷肠。随着私有制的不断形成和父系社会体制的进一步确立,爱情不自由和男女不平等的社会问题渐渐产生和发展,《氓》就反映了这种情况。 相关常识 《诗经》“六义” 《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风”又称“国风”,大都是当时各地流行的民谣,带有地方色彩,有诗160篇。“雅”是周代王畿地区的正声雅乐,分用于诸侯朝会的《大雅》和用于贵族宴享的《小雅》,有诗105篇。“颂”是贵族在宗庙中祭祀鬼神、赞美统治者功德的乐曲,在演奏时要配以舞蹈,有诗40篇。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赋”即陈述铺叙,“比”就是比喻,“兴”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发端,以引起所要咏叹的内容。 名家点评 1.《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 2.风人之诗,含蓄固其本体,若《谷风》与《氓》,恳款竭诚,委曲备至,则又无不佳。其所以与文异者,正在微婉优柔,反复动人也。———许学夷 3.现存先秦古籍,真赝杂糅,几乎无一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