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四单元 13 自然选择的证明 宇宙的边疆 单篇文本研读课 复合文本比较鉴赏课 目录索引 学习任务群 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 单元人文 主题 求真求实 从自然进化到人类文明,从生命起源到宇宙探究,科学探索是求真的事业,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不断深化,东西方都形成了自己的科学传统,科学精神逐渐成为不同文化的共识。 科学精神是科学的精髓,是创新的不竭源泉。学习自然科学论著,感受科学精神,让我们热爱科学,走进科学的殿堂,崇尚科学,探索科学的奥秘,勇敢地捍卫真理,始终保持理性的批判态度,以谋求人类福祉为最崇高的目标,用一生去追寻科学精神。 单元目标导引 学科素养目标 1.研习自然科学论著,感受论著中所体现的理性、严谨的科学精神。 2.掌握阅读自然科学论著的一般方法,注意抓住关键概念,理清思路,把握逻辑,理解主要内容。 3.体会自然科学论著的表述方式和语言特点,学习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 4.结合理科课程的学习,拓展阅读,用恰当的方式(如撰写读书报告)呈现自己的学习成果。 学习目标 1.了解达尔文进化论学说的基本观点,认识自然选择对自然界生物进化的重大意义;熟读《宇宙的边疆》,理清文章的说明层次与说明顺序。 2.感受达尔文在科学研究中表现出的严谨的科学精神与态度。 3.领略文本运用准确的词语、复杂严密的句式来严谨周密地表达思想观点的语言特色。 4.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认识,培养勇于探索、发现真理的精神。 单篇文本研读课 自然选择的证明 学习活动一 知人论世 梳理积累 作者简介 “进化论之父”———达尔文 简介 达尔文(1809—1882),出身于英国一个名医之家。1828年进入剑桥大学学习神学,但他从小就热心研究自然科学,尤其喜欢生物学。22岁大学毕业后,以自然科学家的身份乘“贝格尔”号军舰做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考察,从此确立了他一生的事业。1859年,他的《物种起源》一书出版。 作品 《物种起源》《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人类由来》 评价 在达尔文的理论中,物种进化的心理因素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而且他经常引证人类和动物的意识反应。由于心理学与进化论中的意识相一致,因此心理学不得不接受这一进化的观点。———舒尔茨 作品背景 实地考察与独立思考的结晶———《物种起源》 1831年,达尔文参加“贝格尔”号的环球旅行。这次环球旅行可以说彻底改变了达尔文的一生,使他在生物学研究上更进了一步。达尔文跟随“贝格尔”号穿过了大西洋和太平洋,到达了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一路上,达尔文沿途考察各地动植物的特性,采集了无数的标本,并将自己的发现做了详细的观察笔记。经过了5年的时间,达尔文游遍了世界大部分地区,终于回到了英国。 在环球航行的过程中,达尔文发现每个地区都存在着既相似又不一样的物种,如:南美洲与大洋洲的小岛环境相似,但是物种不相同。这些发现让达尔文更加坚定了研究生物特性的决心。 1844年,达尔文完成了《物种起源》的简要提纲,经过了十几年的刻苦研究,终于在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 基础梳理 1.字音字形 yǔ qí cōnɡ jī xún pǔ xǐ qī bǔ 蝠 辐 幅 沼 昭 诏 2.掌握词语 (1)错综复杂:形容头绪繁多,情况复杂。 (2)不胜枚举:无法一个一个全部列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 (3)不足为奇:不值得奇怪,指事物、现象等很平常。 (4)循序渐进:(学习、工作)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5)大惊小怪:形容对于不足为奇的事情过分惊讶。 3.词语辨析 (1)界限 界线 课文 原句 根据这种见解,我们就很难在通常认为是由特殊创造行为而产生的物种与由次级法则所产生的变种间划出一条明确的界限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