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单元《画中有诗》知识清单 一、应物象形 (一)填空 1. “应物象形”出自南齐谢赫的绘画理论著作《____》中的“六法”,其意思是画家在描绘对象时,要顺应事物的本来面貌,用____手段把它表现出来。描绘事物要有一定的客观事物作为依托,不能随意主观臆造。 2. 在绘画中,应物象形的基本元素包括____、_____、_____。线条是绘画中最基本的造型元素,通过线条的____、_____、_____、_____等变化,可以表现出物体的、和质感。形状是由线条围成的,不同的形状能传达出不同的____,如圆形给人____的感觉,方形给人____的感觉。色彩可以增强画面的____和____,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的____,如红色代表____,蓝色代表____。 3. 中国画中,应物象形的用笔方法丰富多样,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勾是用线条____物象的轮廓;皴主要用于表现____、等的纹理和质感;擦是用干笔在画面上,以增强画面的____和____;点是用较小的笔触在画面上____,可以表现____、_____等;染是用____在画面上,使画面更加____和____。 4. 西方绘画中,应物象形注重对物体的____和____的表现,通过____、____、____等方法来塑造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如素描中,利用线条的____和____来表现物体的明暗和光影变化;油画中,通过色彩的____和____来表现物体的体积和质感。 5. 中国传统绘画中,应物象形不仅仅是对物体外形的描绘,更注重传达物体的____和____。例如,画竹子常用来象征____、_____;画梅花常用来表达_____、____。 (二)问答 1. 请举例说明线条在应物象形中的作用。 2. 简述中国画与西方绘画在应物象形方面的差异。 3. 结合具体作品,分析画家是如何运用形状来传达情感和意境的。 二、随类赋彩 (一)填空 1. “随类赋彩”同样出自谢赫的“六法”,意思是画家根据不同的____类别,赋予其相应的色彩。这里的“类”既指客观事物的____,也包含画家对事物的____和____。 2. 中国画基本是以____为主,以____为辅的色彩特点。颜色不仅仅是表达物象本来的颜色,有时候也会根据画家的____来改变作品的颜色。国画三原色是____、_____、_____,常用的颜色由这三种颜色调和而出,所用颜料的比例不同,加入的____的比例不同,调出的颜色也不尽相同。例如,曙红+藤黄调出偏____色,曙红偏多则偏____一些,藤黄偏多则偏____一些,常用来表现一些果子;曙红+花青调出偏____色,常用来画紫藤或葡萄等;藤黄+花青调出偏____色,加入多一些藤黄颜色偏____一些,加入一些花青则偏____一些,常用来画一些叶子或用来渲染山和树的颜色。 3. 西方绘画在色彩运用上强调____,注重色彩的____和____。通过对____的观察和分析,运用色彩的____、_____、_____等对比关系来表现物体的、和。例如,印象派画家强调对____下色彩变化的捕捉,画面色彩、____。 4. 色彩的情感表达在绘画中十分重要。红色通常给人____、_____、_____的感觉;蓝色给人_____、_____、_____的感觉;黄色给人、、的感觉;绿色给人_____、_____、____的感觉。画家可以根据想要表达的____和营造的____来选择合适的色彩。 5. 在绘画创作中,色彩的搭配有多种方式,常见的有____搭配,如红与绿、黄与紫、橙与蓝等,这种搭配可以产生强烈的____和视觉冲击力;搭配,如红与橙、黄与绿、蓝与紫等,这种搭配使画面色彩_____、____。 (二)问答 1. 请举例说明中国画中“随类赋彩”根据立意改变颜色的情况。 2. 对比中国画与西方绘画在色彩运用上的不同侧重点。 3. 分析色彩的情感表达在绘画作品中的作用,并结合具体作品阐述。 三、应物象形与随类赋彩的关系 (一)填空 1. 应物象形是随类赋彩的____,只有准确地描绘出物体的____和____,才能更好地为其赋予合适的色彩。而随类赋彩又能进一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