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63798

5.2《边城(节选)》课件(共1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7次 大小:74700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PPT
  • cover
(课件网) 边 城 沈从文 湘西沅水河畔的歌者沈从文,又有怎样的诗和远方呢? 美字笔画并不多,可是似乎很不容易认识;爱字虽然人人认识,可是真懂得它意义的人却很少。 ———沈从文 你认为《边城》的“爱”与“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文中写了哪些节日,分别在哪些段落?重点写的是哪个节日? 端午 端午、中秋和过年 端午:第三章第3~5节;第四章; 第五章第3节;第六章第12节 中秋:第五章第2节 过年:第五章第2节 在端午节,边城人们的习俗是什么? 穿新衣 画王字 吃鱼肉 赛龙舟 捉鸭子 反映了当地古老的风俗和淳朴的民风。 官民同乐,更衬托出边城和睦安乐的风貌。 呈现一片祥和安定的气氛。 在这三个端午里,翠翠发生了什么事情? 最让翠翠难忘的是哪个? 两年前的端午———遇到傩送 上一年的端午———认识天保 今年的端午———看新娘出嫁 两年前的端午 现实与回忆交错,忽而眼前忽而追忆,有顺叙、有插叙,最后回到眼前的端午,回环往复,仿佛带我们进入了边城,跟着翠翠一起感受端午的快乐与美好的回忆。 著名画家黄永玉先生曾为《边城》画了一系列插图,在画翠翠和傩送的时候,他画了这样的一幅画。你觉得这幅画哪里不合常理? 找出写到鱼儿的片段,说说作者是如何通过“鱼”来表现翠翠的心理活动和人物形象的? (1)话虽轻轻的,那男的却听得出,且从声音上听得出翠翠年纪,便带笑说:“怎么,你那么小小的还会骂人!你不愿意上去,要呆在这儿,回头水里大鱼来咬了你,可不要叫喊救命!”   翠翠说:“鱼咬了我,也不关你的事。” 恐慌、害羞的心理———淳朴、涉世未深的少女 (2)翠翠不理会祖父,口中却轻轻地说:“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 不自觉流露出对傩送的惦记———纯真的少女 (3)翠翠,你长大了!二老说你在河边大鱼会吃你,我们这里河中的鱼,现在可吞不下你了。” 翠翠一句话不说,只是抿起嘴唇笑着。 感觉到甜蜜、羞涩———娇羞矜持、青涩单纯的少女 (4)翠翠还正想起两年前的端午一切事情哪。但祖父一问,翠翠却微带点儿恼着的神气,把头摇摇,故意说:“我记不得,我记不得,我全记不得!”其实她那意思就是“你这个人!我怎么记不得?” 祖父明白那话里意思,又说:“前年还更有趣,你一个人在河边等我,差点儿不知道回来,天夜了,我还以为大鱼会吃掉你!” 提起旧事,翠翠嗤地笑了。 对傩送有好感———情窦初开的少女 轻骂→惊羞→默然无语→嗤地一笑,一笑一颦之间都是一个少女情窦初开的样子。 在边城,处处都是温情吗? 文中写到了一次争吵 找出相关段落,分角色阅读思考 1、这里生活的人们有什么特点? 2、这是一座怎样的城市? 重义轻利、慷慨大度、宽厚热情、淳朴善良…… 诗意、理想之地 探究主题 湘西这片土地民情淳朴,翠翠清纯灵动。翠翠的结局却并不美好,小说结尾写道:“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作者为什么这样结尾呢?想表达什么主题呢? 边城 《边城》成书于1931年。社会虽动荡不安,但总体上还是稍显和平,这时中国有良知的文人,都在思考着人性的本质。 这作品原本近于一个小房子的设计,用料少,占地少,希望他既经济而又不缺少空气和阳光。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希望通过自己对湘西的印象,描写了一个近于桃花源的湘西小城,给都市文明中迷茫的人性指一条明路———人间尚有纯洁自然的爱,人生需要皈依自然的本性。 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有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