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64111

第三单元 8中国建筑的特征--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教学课件(共32张PPT)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5次 大小:94826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三,语文,PPT,32张,教学课件,下册
  • cover
(课件网) 中国建筑的特征 第三单元 语文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的说明脉络,归纳内容要点,总结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 2.理清作者介绍事物、说明事理的方式, 学习本文简洁、严密、明晰的语言特色。 3.体会中国古代建筑的价值,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 4.探究中国建筑对当下城市规划、建设的现实意义,以及如何对待中国古建筑的问题。 重点: 准确概括中国建筑的特征,学习作者介绍事物、说明事理的方法。 难点: 体会中国古代建筑的价值及现实意义。 学习重难点 当我们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高楼大厦、古宅小院映入眼帘。鸟巢的独特造型,故宫的红墙黄瓦,这些建筑各具魅力。那中国建筑到底有哪些独特之处,能在世界建筑之林独树一帜呢?让我们跟随梁思成先生的笔触,走进《中国建筑的特征》,探寻其中奥秘。 导入新课 整体感知,把握主旨 新课讲授 任务聚焦于中国建筑的独特风格与文化内涵,通过对文本中建筑特征的细致梳理,引导学生理解建筑形式背后的历史、社会、文化因素,使学生能从宏观角度把握中国建筑体系的发展脉络,学会将建筑艺术与民族精神、传统价值观相联系,在提升文本分析能力的同时,增强对本土建筑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深度领会中国建筑所承载的深厚主旨。 设计意图 【文本主旨】 作者在文中阐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总结了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通过介绍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的独特魅力和重大价值,并提出了一个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表达了应用“我们自己建筑上的优良传统来建造适合于今天我们新中国的建筑”的热切愿望。 故宫 曲阜孔庙 承德避暑山庄 【文脉梳理】 立体构成 ① 。 结构方法 斗拱 举折、举架 屋顶 色彩 构件 用材 九大特征 概说 风格、手法 (自成体系) (文法、词汇) 中 国 建 筑 的 特 征 总体特征 ② 。 装饰特征 平面布置 结构特征 梳理思路,理解内容 新课讲授 任务旨在引导学生拆解文本,梳理梁思成先生的行文逻辑。通过分析作者如何从建筑的个体构成、群体组合,到建筑的装饰、色彩等多方面逐步阐述,让学生掌握作者组织材料、论述观点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深入理解中国建筑九大特征的内在关联,体会不同特征在展现中国建筑风貌时所发挥的作用,进而深化对中国建筑体系的认知,提升逻辑思维与文本精读能力。 设计意图 活动1:理清文章思路,概括文章内容。 作者的行文思路是先总说后分说,先介绍特点,后探讨风格。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前两段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 接着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对中国建筑方方面面的特点进行了总括说明; 然后,作者用很长的篇幅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进一步深化了所论述的主题; 最后,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上的“文法”和“词汇”,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建筑上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中间两部分介绍特征,探讨风格手法,是重点。 活动2:文本中提到的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按什么顺序展开的?作者如此安排体现了怎样的匠心? 作者是按总体特征、结构方法、外观装饰的逻辑顺序展开的。即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由主(结构)到次(装饰)的顺序展开的。 (一)(二)项因为是从总体上来谈中国建筑的,既涉及结构特征,也涉及装饰特征。(三)(四)(五)项属于结构特征,(六)(七)(八)(九)项属于装饰特征。九大特征精要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特征。作者对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并非平均用笔,而是根据重要程度或说明的难易程度有所侧重,重点说明的特征有:(二)平面布置,表现出中国院落文化的特色;(三)结构方法,体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