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64119

第四单元 三辨识媒介信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教学课件(共21张PPT)

日期:2025-11-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0次 大小:2915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第四,语文,PPT,21张,教学课件,下册
  • cover
(课件网) 必修下第四单元 语文 辨识媒介信息 学习目标 1.掌握辨识不同媒介信息真伪的方法,提高个人对媒介信息的辨识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 2.学会进行信息对比分析,培养主动查证信息来源和内容真实性的意识与习惯。 3.理解并识别虚假信息的语言特点和表现形式,提高对不实信息的识别和防范能力。 重难点: 能够分辨信息的真伪和良莠,熟悉虚假信息的语言特征和表现特征。 学习重难点 每天一打开手机、电脑等媒体设备,新闻资讯、广告推送、社交动态等各类信息扑面而来。在这个多媒介交织的时代,信息繁杂且真假难辨,学会辨识媒介信息,已然成为我们必备的生存技能。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辨识媒介信息》的课堂,去探寻如何在信息浪潮里炼就一双“火眼金睛”。 导入新课 掌握辨识虚假信息的基本技巧 新课讲授 任务基于当下多媒介环境中虚假信息泛滥的严峻现实,着眼于培养学生甄别信息的核心能力。让学生在对典型虚假信息的研讨与分析中,归纳总结出多维度辨识虚假信息的实用技巧,使其在面对海量媒介信息时,能迅速、精准地识别并规避虚假信息,提升媒介素养,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而在复杂的信息环境中保持理性与清醒。 设计意图 活动1:小组讨论,总结辨识虚假信息的基本技巧 【精彩一瞬】 设计说明 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自由讨论,充分表达自己的思考和观点,同时相互补充,使问题回答更全面和到位。 活动1 :小组讨论,七嘴八舌,总结辨识虚假信息基本技巧 应该丰富自己的常识,逐步提高识别可疑信息的敏感度。虚假信息往往以违背常识的方式吸引受众关注,以达成某种传播目标。信息的发出者在编造信息的过程中,往往会露出常识性的破绽。具备丰富的常识,熟谙常理常情,就比较容易对其“生疑”,只有“生疑”,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辨识”。 活动1 :小组讨论,七嘴八舌,总结辨识虚假信息基本技巧 要形成信息查证意识。信息的出处、发出者的身份都能帮助我们评估信息的真伪,例如出自政府部门、权威媒体等的信息,在真实性方面是最有保证的。点击量并不能作为辨识信息真伪的指标,有很多假信息的点击量恰恰是很大的。要学会在“点击场”“言论潮”中保持清醒,判断信息发出者和传播者的意图。 关键是要学会信息比对。人们接触到的信息源往往是多样的,某一个信息源发出的虚假信息,常常在与其他信息源的对比中被揭露出来。特别是一些非权威信息源发出的媒介信息,进行信息比对是辨识其真伪的好方法。 活动1 :小组讨论,七嘴八舌,总结辨识虚假信息基本技巧 要熟悉虚假信息的语言特征。虚假信息有一些常见的语言特征。例如:夸大其词,动辄说“惊天秘闻”“突发”“惊爆”;不提供信息来源,只是模糊地说“网友曝”“专家说”“外媒报道”;刻意煽动或迎合社会情绪,常说“怒了”“悲愤”“大快人心”;…… 活动1 :小组讨论,七嘴八舌,总结辨识虚假信息基本技巧 要了解虚假信息的外部表现特征。巨大的网络点击量是很多虚假信息发出者追求的目标,因此他们常会用一些违法违规手段为自己的信息“火上添柴”。点击量、关注度增长异常的信息,阅读量很多而评论、点赞很少(或大量雷同)的信息,其背后往往都是有计划、有目的的炒作,而这种疯狂炒作的信息中有很多就是虚假信息。 活动1 :小组讨论,七嘴八舌,总结辨识虚假信息基本技巧 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新课讲授 任务基于多媒介环境下信息海量且繁杂的现状,着眼于培养学生高效获取有效信息的核心能力。引导学生能依据自身需求,从信息源的可靠性、信息的完整性、信息的真实性等维度,快速准确地筛选出必要信息,并总结出筛选信息的实用技巧,提高信息处理效率,培养学生在信息时代独立思考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