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模拟教学质量监测 (二) 科 学 (苏教版时间60分钟 满分: 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不属于微生物的是 ( )。 2.味道鲜美的蘑菇属于 ( )。 A.动物 B.植物 C.微生物 3.下面做法不利于预防真菌感染的是 ( )。 A.指甲不要留长,经常修剪 B.将自己的衣服与感染真菌的家人的衣服放在一起洗 C.避免和别人共用衣物、梳子、毛巾等物品 4.学了微生物以后,你知道家里常吃的“酸菜”,制作时是利用了 ( )。 A.细菌 B.霉菌 C.病毒 5.放置衣服时,下列哪一种方法会使衣服产生霉斑( )。 A.把衣服挂在通风处 B.衣服放在潮湿、阴暗的衣柜中 C.衣服放在太阳底下暴晒 6.下列成语中涉及仿生学的是 ( )。 A.见风使舵 B.照猫画虎 C.栩栩如生 7.如图物品的设计,受到了蒲公英种子的启示的是 ( )。 8.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帽、摩托车头盔、拱桥等都运用了 ( )。 A.拱形原理 B.蜂窝构造原理 C.三角形稳定性原理 9.挖掘机的液压动力部分可以伸缩,如图,起到的作用和人体运动器官相似的是 ( )。 A.骨骼 B.肌肉 C.关节 10.学校举办“仿生设计大赛”,小明所在小组设计的“仿生书包”参考了以下生物特征: ①龟壳的弧形抗压结构; ②章鱼触手的吸盘; ③蒲公英种子的轻便绒毛。 其中,用龟壳的弧形结构设计书包外壳,主要是为了 ( )。 A.美观性 B.增强抗压能力 C.防水 11.自古,人们就对昼夜交替现象有许多猜想,下列猜想中,地球上不可能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的是 ( )。 A.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B.太阳不动,地球自转 C.地球不动,太阳自转 1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生动描绘了江南地区( )的景象。 A.清明时节 B.冰冻季节 C.秋收季节 13.正午太阳仰角 ( )时,气温最低。 A.50° B.73° C.26° 14.周末,小明和爸爸在郊外露营,夜晚他们观察星空,发现星星的位置逐渐从东向西移动。星星看起来缓慢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 )。 A.星星自身在运动 B.地球绕太阳公转 C.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 15.对昼夜现象的解释古人有多种猜想,下列哪种是中国古人提( )。 A.三足金乌 B.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C.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16.关于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车把手应用了杠杆原理 B.刹车应用了杠杆原理 C.螺丝钉的螺纹应用了轮轴原理 17.如图中的每一边的剪口是属于 ( )。 A.斜面 B.杠杆 C.轮轴 18.餐厅的工作人员借助木板往汽车车厢上搬运东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构成了斜面 B.人推货物用的力比货物原本的重力大 C.选用更宽的木板可以更省力 19.奇奇在路上发现有个人背着东西走路,示意图如下。图中的人很费劲地背着东西,如果你是奇奇,你会建议他怎么做更省力呢 ( ) A.步子迈得小些 B.腰直起来走路 C.将棒往前移一些,使所背物体离人更近些 20.如图所示,小明用螺丝刀撬起玩具车的车盖。此时,螺丝刀充当的是 ( )。 A.杠杆 B.斜面 C.轮轴 二、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 21.根据你对各种工具的认识,完成以下题目。 小科和妈妈两个人玩跷跷板 (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工具运用的简单机械是 。 (2)目前跷跷板处于水平平衡状态,小科想要把跷跷板压下去,应该让 。(多选) A.妈妈离支点更近些 B.小科离支点更近些 C.妈妈离支点更远些 D.小科离支点远一点 (3)为了研究跷跷板的科学原理,小科回家后,做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经过学习,小明知道了跷跷板上有重要的三个点,分别是①用力点,② ,③ 。 (4)小科在研究过程中能否直接在图3状态中(左低右高)进行实验探究 如果能,请说明理由:如果不能,请说明如何调整 (选填“能”或“不能”), 。(填写理由或调整方法) (5)如图4,小科在a点需要挂 个钩码才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