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3、陈什么情? 4、如何陈情? 2、向谁陈情? 1、是谁陈情? 陈情表 是谁陈情? 李密(224—287),西晋武阳人,一名虔,字令伯。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为人正直,颇有才干。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其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祖母死后,出任太子洗马,官至汉中太守。后被谗免官,死于家中。 李密 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 向谁陈情? 晋武帝 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 陈什么情? 《陈情表》选自《文选》,又称《昭明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章总集,收录了先秦至南朝齐、梁时七八百年间130位知名作者的七百余篇作品。 《文选》是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组织选编的。《昭明文选》将文学作品与经、史子分开,确立了文学作品的独立地位。 文章出处 表 ,古代文体,属奏议类,大臣对君主有所陈述请求时所用。 解题入文 陈述、禀报 隐情、苦衷 一种文体 情境任务 穿越时空,回到历史现场。 假如你们是李密、晋武帝,你们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又会有怎样的做法? 如果你是李密,在写作《陈情表》前,你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请根据文本内容反推李密的心理活动。 小组合作,根据文本内容和拓展材料还原李密心理活动,注意要找到文本依据进行推测分析。 提示:1.角色意识:我是谁(李密的身份、处境); 2.读者意识:写给谁。 (晋武帝处境和可能存在的想法设想) 3.我的写作目的 4.我要采用的文体及语言等。 险微贱 陨(yǔn)首 日笃(dǔ) 拔擢(zhuó) 宠命优渥(wò ) 盘桓(huán) 更相为命(gēng) 四十有四(yòu) 夙(sù)遭闵(mǐn)凶 终鲜(xiǎn)兄弟 期(jī)功强(qiǎng)近 茕(qióng)茕孑(jié)立 床蓐(rù) 逋慢 bū衅(xìn) 行(xíng)年四岁 祚(zuò)薄 应(yìng)门之僮 逮奉圣朝(dài) 供养无主(gōng) 猥(wěi)以 读准字音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开头先写明表人的姓名,是表文的开头格式。 上言 连词, 因为 险衅:艰难祸患,指命运不好。险,坎坷。衅,祸患。 早时,指幼年。 闵:通“悯”,指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丧)。 不幸 见,代“我”“自己”,助词 背弃我而死去.背,背弃。 经历的年岁。行,经历。 改变 守节的志向 臣李密上言:我因为命运坎坷,很早就遭不幸。我刚生下来六个月,慈父便弃我而去;到了四岁,舅父强迫母亲改变了守节的志向。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见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 可译为“我”。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孔雀东南飞》 “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 “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亲自 幼年,幼小 不能走路,指柔弱。行,走路 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少而无父 到达 古今,成人自立,指成年 名作动,生病 我的祖母刘氏,怜悯我孤单病弱,便亲自对我加以抚养。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还不能行走。孤苦伶仃.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已经 又,与“既”相对。 少,这里是“没有” 的意思 家门 衰微 福分 浅薄 子 既没有叔叔伯伯,又没兄弟,家门衰微而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名作状,在家外。自己一房之外的亲族 穿一年的孝服 穿大功服(九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