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种各样的杯子》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本节课作为苏教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它们是用什么做的》的第二课,在第一课对各种材料的简单认识上,将研究聚焦在杯子这样一个具体的事物上,在对材料辨识的基础上细化对各种材料特点的认知。本课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设计了四个活动:(1)观察辨别生活中常见杯子的材料。(2)通过看一看、掂一掂、捏一捏、加入热水摸一摸等方式,观察、比较、描述各种材料的杯子的不同特点。(3)引导学生从杯子的缺点出发,找出克服这些缺点的方法。(4)分辨保温杯的组成材料并说明使用这些材料的理由。通过活动之间的配合,共同说明:把不同材料的优点集中起来,可以做成让人们满意的物品。 【课程标准】 本节课内容属于《课程标准》中“物质的结构与性质”部分的学习内容,主要从物体的特征、材料的性质、物质的特性与功能三个方面进行进阶安排。关于物体的特征,1-2年级学生认识物体的一些简单外部特征,如轻重、厚薄、颜色、表面粗糙度、形状等。关于材料的性质,1-2年级学生要求识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即可。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各种常见材料,具备了辨认各种杯子材料的能力;二年级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很多使用杯子的经验,也具备了简单的比较分析能力,但是对于多种材料的优缺点,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看法;二年级学生的思维形式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课堂上采用具体实物教学,使学生认识不同材料的特点。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能举例说出做杯子的各种材料的简单特点。能说出保温杯各部分材料的特点和作用。能提出类似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办法。 科学思维 说明把“不同材料的优点集中起来,可以做成让人们满意的物品。 探究实践 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态度责任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物质的外在特征、生活中的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了解人类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让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观察、描述不同材料的特点。 2.难点:针对不同材料的特点,提出类似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办法。 【教学准备】 1.媒体准备:计算机、PPT(希沃)、音频、黑板。 2.材料准备:玻璃杯、金属杯、纸杯、塑料杯、陶瓷杯、木杯、保温杯、小托盘、实验记录单、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1.各种各样的杯子分别是用不同的材料制成的。 出示实物,学生观察并逐一辨别不同材料的杯子。(复习旧知) 2.不同材料杯子的特点各不相同。 提问引导:厂家为什么要生产不同材料的杯子呢?(引入新知) 【设计意图:出示实物,迅速聚焦研究问题;通过对实物的观察与辨别,复习巩固学生对常见材料的认识,使学生逐渐养成有依据的表达习惯;采用引导式提问,引发学生对不同材料杯子特点的思考。】 二、探究实践:研究不同材质杯子的特点 1.不同材料杯子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①学生活动:领取材料(不同材质的杯子),开展小组探究实践活动,利用多种观察方法(看一看、掂一点、捏一捏)感受并描述不同材料杯子之间的区别,认识各种材料的特点并完成实验报告单。 ②教师活动:在不同材料的杯子内倒入热水,请两位同学上台,在不移动杯子的前提下触摸各种材质的杯子并分享感受。 ③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小结特点。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观察能力不强,语言描述水平较低,需要教师适时的引导学生使用看一看、掂一掂、捏一捏、摸一摸的观察方法进行观察探究,学习用科学的语言描述各种材料的特点,辨识各种简单材料,发现并比较各种材料的特点。】 三、小小销售员:认识不同材料的优缺点 1.不同材料杯子的特点是什么?依据不同材料的特点,人们可以选取满足自身生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