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27311

7 狐假虎威 教学设计 (3)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9次 大小:1145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 cover
7 狐假虎威 1教学目标 1、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体会寓意,使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 2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初步的阅读能力,但理解能力上还有所欠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情境,加强阅读指导,发挥伙伴交流作用,引导学生理解寓言的寓意。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难点:揭示寓意。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狐假虎威》教学过程 一、竟猜谜语,激趣导入。 1、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一个猜谜游戏: (1)黄袍袍,黑斑斑,龇牙咧嘴瞪眼睛;森林里面称大王,捕食野兽本领强。(老虎) (2)模样像狼脸儿长,三角耳朵猫儿黄,昼伏夜出捕肉吃,毛皮好做女士装。(狐狸)他们俩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2、板书课题:“狐假虎威”领读课题。 问:“假”有几个读音?(两个读音:jiǎ、jià)在这里应读jiǎ,为什么这样读,是什么意思呢,这就需要大家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了,大家加油啊! 【设计意图: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引出文本中的关键“人物”。告诉“假”的读音,但不告知理由,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的意思的能力。】 二、配乐朗读听感结合。(学生轻轻地打开书一边听录音,一边看书。) 【设计意图:听配乐朗读,一是起示范作用,二是培养学生边听边想的学习习惯。】 三、阅读课文识记字词。 师:“狐假虎威”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想不想自己读一读? 1、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带出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尝试理解词语的意思。 2、学习字词。 (1)出示生字,这些生字是我们读书的拦路虎,要想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要先把它们清除。 ①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生字,你觉得难读的字可以看着拼音多读几遍。 ②检查:你觉得哪个字难读,会读了吗?(指名读)重点提醒学生注意“扯、兽、爪”是翘舌音,“闷、窜、胆”是前鼻韵母,“趟、抗”是后鼻韵母,“蒙住”的“蒙”读mēng,不读méng.,齐读。 ③去掉拼音读一读,同桌互相读一读,听一听。开火车读。 (2)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狐假虎威、茂密、扑过去、半信半疑、猴子、野猪、梅花鹿、害怕、威风胆子吓跑寻找爪子借着、骨碌、违抗、窜过、一趟、狡猾、百兽 (3)生字组成的词语会不会读?自由练读,抢读词语卡片。 (4)小结:只一会儿功夫,就把字音读得那么准,同学们多不简单哪!自己夸夸自己吧! 【设计意图:在阅读中识字,语言环境中识字,重复再现中识字,遵循学生的识字规律及年龄特点。识字后,自我夸奖又使学生有了成就感,更鼓励了学生主动识字的积极性。】 3、读通课文。 (1)现在我们再读读课文,你觉得哪句话难读就在这句话前面画上“”,并把这句话多读几遍,直到读通顺了,再接着往下读。 (2)指名汇报练读的效果。 (3)采用老师范读、学生示范、个别练习等多种形式练习朗读,直到把课文难读的句子读通为止。 (4)小结:大家真不简单,这么长的句子都读通顺了,太棒了! 4、再读课文。 (1)同学们选自己能读好的一节认真练读,要求把它读流利,等会儿请你读给大家听。 (2)采用多种形式分小节读课文。 (3)各自把课文完整地朗读一遍后,指名分小节朗读全文。 (4)整体感知,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设计意图:把朗读时间还给学生,从难句的读通再到段落的读顺,最后是流利的朗读全文,这样分层次教学为学生通畅的阅读全文铺设了梯度、降低了难度,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渗透了阅读文章的方法。】 四、指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