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74559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语文园地四 教案

日期:2025-10-0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3次 大小:270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
  • cover
六下 语文园地四 一、学习目标 1.能围绕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展开交流,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能联系读过的古诗,了解哪些事物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 3.体会外貌和神态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4.朗读并背诵一组有劝勉意义的俗语。 二、课时建议 1课时 三、教学过程 (出示本单元封面页)在刚刚结束的学习旅程中,我们仿佛乘坐时光机,穿梭于历史的长河,结识了李大钊、董存瑞等诸多英雄豪杰,沉浸在一篇篇震撼人心的红色篇章里,感受着他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解锁本单元的语文园地,去发掘里面的宝藏吧! 活动一:回顾课文 1.说说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交流预设: ———《古诗三首》诗人分别借马、石灰和竹表达了诗人远大的志向,这三首诗在表达上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方法。 ———《十六年前的回忆》作者是李星华,写于1943年,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文章主要写了李大钊同志牺牲前后的事,按照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时间顺序记叙,表现了李大钊忠于革命、坚贞不屈的崇高品质。 ———《为人民服务》是一篇演讲稿,属于论说文范畴。它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讲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讲述了董存瑞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为了解放新中国,用自己的身躯托起炸药包,最后英勇牺牲的故事。表现了董存瑞忠于革命、不怕牺牲的崇高品德。 2.互动交流,质疑问难。 (1)说说学习本单元最大的收获有哪些? (2)本单元还有哪些困惑?小组商讨解决。 活动二:检查词语学习情况 检查字词学习情况: 埋头 幼稚 含糊 避免 局势 严峻 轻易 尖锐 僻静 魔鬼 苦刑 冷笑 残暴 匪徒 法庭 安定 占据 会意 执行 过度 革命 解放 彻底 利益 意义 剥削 压迫 批评 兴旺 目标 责任 牺牲 制度 寄托 哀思 五湖四海 死得其所 活动三:交流平台 1.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交流平台”内容。 2.仔细阅读这些开头和结尾,你有什么发现?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十六年前的回忆》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这样写更加突出作者对父亲被害的事情记忆深刻,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 (2)《藏戏》开头:以三个反问句构成排比,强调了藏戏的三个特点,强烈表达了作者对藏戏艺术魅力的惊叹,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3)《草原》开头:文章的开头运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开门见山,直抒胸臆,把自己的愉快心情融入到自然环境的描写中,抒发了老舍先生见到美丽草原的神奇而感到自豪的心情。 (4)《匆匆》结尾:《匆匆》结尾运用了反问的手法,与前面一样,连续发问,直抒胸臆,是首尾呼应的好句子,突出了作者对时间的惋惜。 (5)《那个星期天》结尾:随着故事叙述的收束自然结尾,在对景物的描述中流露出生活不易,时光易逝的感慨。 活动四:词句段运用(一) 1.读下面的诗句,联系你读过的古诗,说说有哪些事物在诗中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 ①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句诗选自《竹石》,竹子被赋予了人的顽强、不随波逐流的高尚品格。) ②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句诗选自《墨梅》,梅花被赋予了人的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品格。) ③荷花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这句诗选自《赠刘景文》,菊花被赋予了人的乐观向上、努力不懈的高尚品格。) 2.小拓展 诗句写的是什么事物,被赋予了人的什么品格和志向呢? ①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句诗选自《石灰吟》,石灰被赋予了人的不怕牺牲、坚守高洁情操的高尚品格。 ②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句诗选自《己亥杂诗》,落花被赋予了人的无私奉献的高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