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登快阁 《韩诗外传》记载:“孔子游于景山之上,子路、子贡、颜渊从。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小子愿者何?’” 新课导入 亦有登高 登上高处,一帆风顺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人生失意时,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悲秋) 试问人生,何以解忧? 作者介绍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帜,为“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之一。 2010年6月3日黄庭坚书法《砥柱铭》拍出4.368亿天价,每字价值超100万元。 书法成就 黄山谷秉性至孝,从小就每天亲自倾倒并清洗母亲所使用的马桶,数十年如一日。即使日后身为朝中显贵,也丝毫未尝忽略照顾侍奉母亲。当母亲病危的时候,黄山谷更是衣不解带,日夜侍奉在病榻前,没有一刻未尽到人子的孝道。所以在史书上,苏东坡赞叹他:“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 涤亲溺器 奉母尽诚。每夕,亲自为母涤秽器,不使婢妾为之,未尝一刻有缺子职。 江西诗派,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把以黄庭坚创作理论为中心而形成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 南宋末,方回因为诗派成员多数学习杜甫,就把杜甫称为江西诗派之”祖”,而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称为诗派之“宗”,在《瀛奎律髓》中提出了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 该流派崇尚黄庭坚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说。且诗派成员大多受黄庭坚的影响,作诗风格以吟咏书斋生活为主,重视文字的推敲技巧。 江西诗派 夺胎换骨:汉语成语,本为道家语,指夺人之胎以转生,易去凡骨为仙骨。后比喻学习前人不露痕迹,并能创新。出自《冷斋夜话》。 点铁成金:古代神话故事,用手指点一下,铁石就能变成金子。比喻修改文章,略加改动,就能使文章增色许多。也做“点石成金”。 江西诗派 作者生平 父亲黄庶庆历二年(1042)进士,仕不得志,遂刻意于文词,作诗学杜甫,有《伐檀集》传世。舅父李常(字公择)也是一位诗人兼藏书家。使黄庭坚从小生长在文学空气浓厚的书香家庭。 五岁 七岁 二十一岁 二十二岁 三十五岁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牧童诗》 元祖黄霸 西汉 循吏丞相 十世祖黄翰 中唐进士 九世伯祖父黄保仁 中唐进士 八世祖黄荣 大唐副相右仆射 七世祖黄浩 晚唐进士 六世祖黄玘(qǐ) 晚唐举人 五世祖黄赡 南唐进士 著作郎,知分宁县 四世伯祖黄元吉 大宋举人 藏书万卷 三世祖黄中理 大宋举人 创办芝台书院、樱桃书院 祖父黄湜(shí) 大宋进士 黄湜十三兄弟,十人进士及第,时称十龙。 父亲黄庶 大宋进士 著名诗人,康州太守。 修水黄氏,诗书世家,书香越过十代,传至黄庭坚,以致鼎盛。 “华夏进士第一村” 写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黄庭坚当时在吉州太和县(今江西泰和)任知县。 这是他入仕以来首次担任地方官,所以处理公事十分认真负责。他亲见人民的种种疾苦,而王安石新法在实行过程中受到扭曲,并不能给人民带来实际好处,甚至有时还加重他们的负担。黄庭坚对这一切深感忧虑而又无能为力,所以时时生出归隐之念。 元丰五年(1082)秋天的一个傍晚,他在处理公事之余,登上赣江边上的快阁,目有所见,心有所感,就写了《登快阁》这首诗。 快阁:“澄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得名” 写作背景 古人登高:览景状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