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05 名句名篇默写(原卷版) ●考向真题引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 ,归雁入胡天。(《使至塞上》) (3)烟笼寒水月笼沙, 。(《泊秦淮》) (4)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小石潭记》) (5)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定风波》) (6)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 2.请在下面的表格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句子。 角度 内容 出处 叙事 ,木兰不用尚书郎。 《木兰诗》 夜来城外一尺雪, 。 白居易《卖炭翁》 抒情 ,端居耻圣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但愿人长久, 。 苏轼《水调歌头》 喻理 得道者多助,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诫子书》 言志 “ , ”表达了全军将士誓死报国的雄心壮志。 李贺《雁门太守行》 “ , ”表现了词人渴望率军北伐,统一南北,获得功勋和荣誉的理想。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古诗文默写。 竹高千丈,云腾万里,少年须立志:有孔子《论语》中“三军可夺帅也,① ”的坚定信念;有《长歌行》中“少壮不努力,② ”的奋进昂扬;有李白《行路难》(其一)中“长风破浪会有时,③ ”的执着追求;有杜甫《望岳》中“④ ,一览众山小”的自信豪迈;有李清照《渔家傲》中“风休住,⑤ ”的热烈奔放;有陆游《卜算子·咏梅》中“⑥ ,只有香如故”的坚贞不屈;有⑦ (作者)《别云间》中“⑧ ,灵旗空际看”的报国热血。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2) ,吹笛到天明。(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3)有约不来过夜半, 。(赵师秀《约客》) (4) ,蝉鸣黄叶汉宫秋。(许浑《咸阳城东楼》) (5)《醉翁亭记》中“ , ”两句,描写了琅琊山中春花盛开、夏木繁茂的景象。 (6)古诗词中,常有诗人通过写自己向往或亲自征战沙场来抒发报国情怀的诗句,如“ , ”。 ●备考满分技巧 (一)记忆型默写 1.古诗文默写,除在默写中不能有错字、漏字或添字外,还必须注意一些解答技巧。 (1)认真读题,只读前一半就答或只看横线后一半就写都是大忌。 (2)抓关键词,即抓住题干中重要的提示词语,这些关键词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提示、限制了答案。 (3)做到“三看”,即看横线、看标点、看括号。题干中一条横线一般只填写一句诗,横线之间的标点尤其不能忽略,括号里的限制语更要重视。 2.名句默写注意事项。 (1)注意生僻难写的字。如:“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句中的“澹”“竦”极易误写。 (2)注意同音异义词。如:“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句中的“辨”易误写成“辩”。 (3)注意同义异形词。如:“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句中的“曾”易写成“层”。 (4)句中语序不可乱。如:将“赢得生前身后名”写成“赢得身前生后名”。 (5)书写通假要忘“本”。如:《论语》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句中“知”不要写成“智”。 (6)相同词牌要当心。如:以《浣溪沙》为词牌名的有晏殊和苏轼的词,其中的名句分别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 (二)理解型默写 解答理解型默写题,首先要认真地看清题目的要求,确定是填写哪位作家的哪篇作品。然后进一步缩小范围,抓住题干中的关键提示语,准确理解题干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和思想感情,明确填写何种类型的诗句。最后筛选最佳诗句填空,注意检查题目中的关键字眼与诗句是否照应。 理解型默写题,侧重考查对古诗文内涵、表现手法、情感、意境等方面的知识,题干给出相关提示的同时,要求我们按提示填写相应的诗文名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