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89152

9《陈情表》《项脊轩志》联读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5-09-2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5次 大小:2739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陈情表,项脊轩志,联读,教学设计,统编,高中
  • cover
品绝世妙文,探千古深情 ———《陈情表》《项脊轩志》联读 一、教材分析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是高二阶段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统编教材选必下册第三单元第 1 课的《陈情表》《项脊轩志》两篇文章,分别是魏晋和明代的经典散文,以情见长,至情至性,感人肺腑,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陈情表》承载的忠孝文化,《项脊轩志》表现出的浓浓亲情和大家族特点,从不同方面体现出了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学习这两篇文章时既要引导学生传承传统观念,也要探究其文化观念在当今社会的价值。 二、学情分析 本单元为文言文单元。学生在初中学过文言文,有了初步基础。高一及高二上学期,学生深入学习了一些文言文。所以,对于本单元的文言文,学生在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的前提下能够看懂文意。几篇文章的字词梳理,应以学生自行整理为主,课上检测为辅。高二时期是高中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学习本单元,重点是要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借机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三、教学目标 1.绘制思维导图,梳理文章结构,架构文本。 2.细读文本,赏析情感之真、语言之美、技法之妙。 3.尊奉孝道,眷恋家园,体会古人的家族和亲情观念。 四、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苏轼曾说:“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姚鼐评价《项脊轩志》:“此太仆最胜之文,然亦苦太多”。可见,这两篇文章乃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两篇文本,赏析情感之真、语言之美、技法之妙。 一、速读课文,建构导图 通过课前预习,同学们对两篇课文内容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请根据自己的理解绘制两篇文章的结构图。示例: 《陈情表》 《项脊轩志》 二、再读课文,分析形象 1.补充作者资料 2.结合课文内容和补充材料比较二人的人生经历,分析其异同。 ①从文章中找到有关作者经历的句子分析概括。 ②结合补充材料进行分析归纳 姓名 个人经历 相同点 不同点 李密 幼年丧父,生母改嫁,体弱多病,祖母刘氏精心抚养。成人后,才高善辩,侍奉刘氏以孝闻名天下。西晋灭蜀后,司马炎为笼络人心,巩固统治,征召蜀国旧臣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上《陈情表》以祖母无人供养为由辞不赴命。 家道中衰 贫而才高 仕途相对通达有一定的名望 归有光 出生于日趋没落的官宦家族,八岁丧母,其父为落寞儒生。归有光年少才富,但 八次科举均名落孙山,四十年间以教书为 生,六十岁中进士,晚年入仕,因正直而仕途坎坷,但以文章名世,卓然成家。有光束发于项脊轩苦读,婚后六年琴瑟和谐,可惜爱妻早逝,加之家道中落,人才凋零,物是人非,令人伤悲。 仕途坎坷文学上造诣精深 探究讨论,分析形象 从《陈情表》中你读出了一个_____的李密,依据是什么? 从《项脊轩志》中你读出了一个_____的归有光,依据是什么? 参考: 《陈情表》: 战战兢兢、卑躬屈膝、谨小慎微的李密。 命运多舛、家族单薄的李密。 对祖母恭谨孝顺的李密。 《项脊轩志》: 伉俪之间琴瑟相谐的归有光。 立志读书、光耀门楣的归有光。 志趣高洁的归有光。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同样是表达浓烈真挚的情感,《陈情表》与《项脊轩志》在语言细节上是怎样体现的,请尝试从下列表格中的五个方面加以赏析。可先自行完成,后小组完善。 自称 动词 副词 形容词 句子(句式) 《陈情表》 臣 察、举、拜、 除…… 夙…… 狼 狈 、 辛 苦…… 急于星火(状语后置)…… 表达效果 面对君主 层次分明, 国恩之重 因为“夙” 更见其凄苦 进退两难 辛酸悲苦…… 逼迫之急 《项脊轩志》 余 持…… 兀…… 珊珊…… 鸡栖于厅(状语后置)…… 表达效果 面对内心 恭敬慎重期望之殷…… 沉浸其中茫然无知…… 形象生动 富有诗意 诸父分家 分崩离析 四、技法之妙,情感之真 两篇千古名篇同是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