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90056

专题2 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单元测试 (含答案)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5-11-23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8次 大小:11412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2026,必修,2019,苏教版,化学,学期
  • cover
专题2 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②pH试纸的使用③过滤④蒸发,以上实验中均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玻璃棒 B.试管 C.胶头滴管 D.漏斗 2.下列关于1 mol·L-1碳酸钠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mol Na2CO3溶于1 L水中 B.1 L溶液中含有106 g Na2CO3 C.1 L溶液中含有1mol Na2CO3 D.106g Na2CO3溶于少量水后,再加水稀释至1000 mL 3.福岛核电站排放的核废水中含有放射性核素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核废水会影响生态环境 B.与的性质相同 C.原子的质量为3g D.、、都属于氢元素 4.某课外兴趣小组欲在实验室里制备少量乙酸乙酯,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装置中冷凝水的流向为b进a出 B.加入过量乙醇可提高乙酸的转化率 C.该反应可能生成副产物乙醚 D.收集到的馏分需用饱和NaOH溶液除去杂质 5.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 A.粗盐提纯,选①和② B.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③ C.用NaOH溶液吸收少量CO2,选⑤ D.分离Na2CO3溶液和油,选④ 6.下列物质的分离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食盐中泥沙 B.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制成蒸馏水 C.用水冲洗的方法从沙里淘金 D.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7.某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该溶液中 A.可能有或Ag+ B.一定有 C.一定无Ag+ D.可能有 8.每个公民都应该有安全意识,近几年频繁发生的有关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一次又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下列做法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①将水沿着烧杯内壁缓缓加入到浓H2SO4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②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应将试管倾斜,试管口斜向上,与桌面成45°角,直接集中在药品处加热 ③夜间发生厨房煤气泄漏,应立即开灯检查煤气泄漏的原因,并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④废旧电池应回收处理 ⑤不慎将浓H2SO4沾在皮肤上,立即用NaOH溶液冲洗 ⑥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先加热再通氢气 A.全部 B.①②③⑤⑥ C.①③⑤⑥ D.③⑤⑥ 9.人类认识原子的历史是漫长的。下列与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无关的科学家是 A.玻尔 B.道尔顿 C.卢瑟福 D.爱因斯坦 10.某同学为研究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方案: 方案①: 方案②: 已知溶液和溶液的浓度均为,如图表示向溶液和溶液中分别加入溶液和溶液时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的体积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的溶质为,溶液的溶质为 B.曲线表示的是向溶液中加入溶液 C.若在点时进行过滤,则两方案中所得溶液的浓度相等(忽略过滤操作中溶液的体积变化) D.、曲线表示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1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OH溶液时,导致浓度偏低的原因可能是(  ) A.用敞口容器称量KOH且时间过长 B.配制前先向容量瓶中加入少量蒸馏水 C.容量瓶盛过KOH溶液,使用前未洗涤 D.溶解后快速转移到容量瓶,然后加足量蒸馏水,定容 12.化工生产要遵守三大原则:充分利用原料、充分利用能量、保护环境。下列描述不符合以上原则的是 A.煅烧硫铁矿时使用沸腾炉 B.制盐酸时通入过量氯气使氢气反应完全 C.制硫酸时使用热交换器 D.氨碱法生产中循环使用氨气和二氧化碳 13.下列各微粒中,各个电子层电子数都达到2n2个的是 A.Ne、Ar B.Al3+、S2- C.F-、Na+ D.He、Cl- 14.向氯化铝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1mol/LNaOH溶液之后,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n(mol)与NaOH溶液的体积V(mL)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混合溶液中氯化铝物质的量为0.001mol B.混合溶液中氯化镁物质的量为0.001mol C.所得沉淀的总物质的量最多为0.003mol D.在P点后滴加稀HCl,n的值可升高到0.002 15.已知:室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