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297985

第5课 三大改造 说课稿

日期:2025-09-2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7次 大小:211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5课,三大,改造,课稿
  • cover
《三大改造》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上午好! 评委老师给我的课题是《三大改造》,根据“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原则,我按学习目标的拟订、学习过程的设计、学习效果的评价三部分来说课。 第一部分,学习目标的拟订 学习目标是对教学的预期。“教-学-评一致性”主张基于课程理解、教材理解和学生理解拟订学习目标,也就是理解为先。 课程理解,即理解课标主旨。 八年级历史下册的核心主旨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展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主线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三大改造是这条路上的重大事件。 教材理解,即理解教学内容。需要考虑教材体系的坐标点、教学内容的关注点、学生学习的困难点: 本课为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制度的探索的第二课时,重点关注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公私合营两个内容。 学生理解,即理解学情。需要考虑学生的已知史实、已备方法、已有情感: 学生已知史实。前一课时,学生学习了中国工业化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学生已备方法。经过七年级历史学习,学生已有基本的学史方法、并已初步树立史证意识,但对综合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有一定难度。 学生已有情感。学生对三大改造的事迹有所了解,但不是非常清楚,因此,有期待。 基于上述三个“理解”,根据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需要,拟订本课学习目标如下: 1.学生能说出三大改造的的史实概况,并在地图上圈出,落实时空观念素养。 2.学生能分析进行三大改造的必要性,落实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素养。 3.学生能理解三大改造的实质,及三大改造的重大意义,落实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素养。 4.学生能自觉传承社会主义改造的探索和创新精神,落实家国情怀素养。 其中,重点是三大改造的的形式与结果;难点是三大改造实质、意义 【过渡语】学习目标的达成需要有效的学习过程设计。 第二部分,学习过程的设计 教学中,我常用“图文学史法”指导学生学习,即立足教材图文素材,适当补充史料,带领学生重返历史现场,通过任务驱动,掌握学科史实,训练学科思维,培育学科素养。 “图文学史法”具体如何操作?关键是“导、学、论”三环,分别对应导入、新课、小结,接下来,我就按这三个环节分别阐述。 导的环节 图文导史 选择合适图文素材,简明扼要导课。 学习设计:教师出示《农业合作化》特种邮票,展现农业合作社社员劳作的场景。 设问:中国什么时候成为社会主义国家,通过什么方式进入社会主义国家的呢? 设计意图:以图激趣,以直观的图文画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唤起学生对三大改造的关注,引出本课课题。 学的环节 图文学史 依托教材图文资料,进行文本学习。这是新授课部分。 我校围绕“唱响新时代”主题为三大改造制作纪念展板的微项目化活动。 驱动性任务:围绕主题,组织图文材料制作三大改造的纪念展板。 项目任务一: 以图议理辩路径 学习设计:学生带着任务自主梳理三大改造的史实要素(时间、改造过程、方式、结果),以列表的形式加以梳理,学生展示交流,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 让学生自主梳理,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以列表的形式将三大改造基于大历史背景下让学生掌握基本史实,落实时空观念素养,从而达成学习目标1。 项目任务二:以图寻迹识背景 学习设计:结合三大改造前的田间劳作图、手工工人劳动图、资本主义工商业店铺图,分析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面临的现状。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史料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能够从多角度、多维度分析历史事件,深刻认识到三大改造的必要性,这个活动指向学习目标2的达成。 项目任务三:以图启今鉴发展 学习设计:结合图文资料,分析三大改造的历史意义。 设计意图:一方面培养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